熊出沒注意

要小心的這個熊。指的不是大自然中「孤傲強悍」,為了自己的生存權與人類展開惡鬥,但在兇險貪婪的人類面前,成為瀕危動物的黑熊(被中國人殘酷虐待取膽),或大灰熊(地球暖化生存環境受威脅)。這個熊是中共在香港的打手,港區人大代表,劉夢熊。

這人的「敵情」觀念,專制思維深入骨髓,喜歡狐假虎威,甚至助紂為弱,語言法西斯的程度直迫政協委員劉迺強。本來,劉夢熊先前為趙連海說話,指摘大陸地方政府司法不公,給人較開明敢言的感覺。想不到在香港自治的「大是大非」問題上,便要露底,便要歸隊向權力獻媚。 預期這類為討好權力而赤膊上陣的人只會越來越多,大家宜注意他們的出沒。

事緣灰記在面書上,看到朋友貼上一篇由劉夢熊於《文匯報》寫的文章,題為「揭穿反對派為「公投」護航的險惡用心」,內容為政府及建制合謀剝奪補選權保駕護航,向泛民,其實是向珍惜基本權利的港人「宣戰」。朋友加上評語︰「劉夢熊又來三刀兩面」。觀乎整篇文章,新意欠奉,中心思想還是奉承把香港牢牢控制於中共及其代理人手中的「總路線」。繼續以「浪費公帑」的論述來污衊公投運動,說一億多元可以如何更好利用,來否定辭職補選的合法性,不願承認「五區公投」是在中共屢次違背承諾,拖延普選下的困局所出現的一種合法抗爭策略。五區公投效果如何,可以爭論,但絕非率性而為的輕舉妄動。

再把批評政府行政霸道的傳媒統統打成反對派喉舌,包括官台的《頭條新聞》、《議事論事》、《自由風》,及《蘋果日報》。老實說,《蘋果日報》是在臨近政府要強行表決替補機制法案,才作焦點報導,之前對此議題相當冷淡。反而商業電台的鋒烟節目在政府五月提出替補機制後,多所跟進,不斷批評政府剝奪選舉權及不作公眾諮詢。奇怪劉人代卻沒有點名批判商台。問題是,一個開放多元社會,傳媒反映不同意見有甚麼問題?負責推銷的官員林瑞麟及建制派一直不乏機會為替補機制辯護,但他們說法邏輯混亂,不講法律,才引起反彈。

劉夢熊把泛民議員及社會上的反對聲音,加上傳媒的報道,一概看成「反對派的合謀」,甚至以白色恐怖來形容,實在可說為求抹黑而無所不用其極。因為世界上只有手中有行政權及軍警的統治者才有能力施行白色恐怖,那會有議會少數派和民間製造白色恐怖!再說,數百年青學人聯署公開信反替補機制,當中便有贊成及反對變相公投的人,也有很多並不支持泛民(即劉口中的反對派)的人;兩個律師公會從法理上的質疑,包括親中共的胡漢清大律師的質疑等,在在都說明政府強推替補機制的不濟事。

泛民象徵式的退出草案委員會,對政府要強行通過法例毫無壓力,原因是中共不願進一步開放香港政制,令泛民成為永遠的少數派,沒有足夠的票數向政府施壓。政府的法案只要在建制派的支持下,便可順利通過。所以替補機制的爭議完全是政府及建制派理據不足,引起民間社會的強烈不滿。而建制派害怕七月十三日強行通過法案會對他們日後選舉造成災難後果,才迫政府押後表決,完全是緩兵之計。

說泛民是整件事的主腦實在抬舉了泛民的動員能力及影響力。把人民的反彈說成白色恐怖,是對人民的侮蔑。灰記在此要向劉夢熊嚴正聲明,搞白色恐怖的是香港政府。在中共指使下,當權者企圖利用修改法例及執法收緊人民的表達權利,才是事實,才是白色恐怖!包括替補機制的白色恐怖。

至於劉夢熊把辭職補選、變相公投等同台獨,又是中共那套高度自治等於獨立的邏輯。總之說到底,權力牢牢掌握在中共及其可靠代理人手中就是了,至於甚麼變相港獨,嚇唬技倆而已。問題仍是那樣,在強權面前,是否心甘情願當順民吧了。

劉夢熊號召政府和建制派在兩個月「諮詢期」大反攻。相信這也是整個「愛國愛港」陣營的戰略部署。到時候把民意解釋為需要堵塞漏洞,只是那個方案較好的問題。只要社會上反響沒有這次大,他們必定霸王硬上弓,通過這條進一步收窄選舉及表達權利的法例!

拖延戰術蠱惑人心

在部分建制派議員「迫宮」下,政府終於宣布不在七月十三日表決2011年立法會(修訂)條例草案(即所謂取消補選的替補機制)。不過,政府並沒有收回議案,只是再給兩個月所謂諮詢,然後原封不動或再稍作修改便進行表決。

有人把這次押後表決看成「七一」人民的一次勝利,灰記不能完全同意。如果是人民的勝利,應該是像零三年一樣,政府撤回方案。當然「七一」示威對部分採觀望態度的建制派議員有壓力,但壓力不夠大,不能令他們「義無反顧」的要求政府撤回方案。他們的如意算盤是兩三個月後,主流傳媒對這個議題的爭論厭倦,一般市民也不再感興趣,再利用他們不斷重覆,主流傳媒願意一再覆述「濫用機制、投票率低、浪費公帑,有必要堵塞漏洞」的論述,盡量消除立法會通過政府替補機制的阻力。

今天支持政府取消補選的「專業聯盟」成員林健峰,在草案委員會一再「提醒」政府要回到「濫用機制、投票率低、浪費公帑,有必要堵塞漏洞」的論述,以「反擊」泛民剝奪權利的論述。政府只就現時的修訂建議作所謂諮詢,目的也是希望造成既定事實,即「漏洞」是要堵塞,如何做得好一些,亦即小補過關,而完全不去觸及投票權及參選權,包括以辭職補選作政治表達的選舉權利的合法性及合理性,不能被無理剝奪的論述。

灰記不知道反替補的民間團人士及泛民可以如何應對。政治現實是再動員如零三年五十萬人上街是mission impossible。或者真的要搞一次反替補的辭職補選,有三、四成投票率,可以有力反駁政府投票率低,泿費公帑的論述。但民主黨一定要全力支持。政治現實是只要兩三個月後的民意反彈沒有這陣子那麼強烈,政府和建制派便可以瞞天過海,成功剝奪市民應有的權利。

而且這不是單一事件,是剝奪香港人權利的一連串舉動。很多人均說過,廿三條的重臨、國民教育的強推、網絡的限制等,政府都會故技重施,強推不成便拖延,提出惡毒建議然後故作小修小補的「讓步」,蠱惑人心,最終都是希望香港與內地「接軌」的「大手術」。當內地很多人在爭取基本權利、社會進步的過程付出人身自由的代價,當內地人希望香港這個尚存自由空間的城市可作借鑒,可作緩衝,甚至可作支援時,香港人又怎能掉以輕心,任由政府/建制派輕易得逞!

「七一」前遇上軍車

「中國茉莉花革命」上載

「七一」前夕,在面書上看到由「中國茉莉花革命」上載的一張照片︰至少兩部裝甲車在九龍彌敦道行駛。原來是「駐港解放軍今日進行陸海空三軍部隊聯合跨營區機動支援反恐和海空巡邏協同演練」。

「中國茉莉花革命」在面書上寫道︰「在這個繼零三年後民怨最重的『七一』大遊行前夕早上,駐港解放軍進行三軍反恐演練,圖為裝甲車在大街上示眾。但是,在人民面前,軍車算什麼?香港人,連解放軍叔叔也準備好了,我們還在等什麼?明天下午三點,維園見!」

在年初受北非茉莉花革命啟發,在網上呼籲內地民眾定期和平上街的「中國苿莉花革命」,令中共風聲鶴唳,瘋狂打壓及抓捕維權異見人士。中共瘋狂鎮壓和平請願,是不願承認自己的統治出現嚴重危機,社會矛盾尖銳,諉過於「敵對」勢力。內地《財經網》轉載6月29日《檢察日報》刊登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6月25日《在全國政法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優秀工作者和優秀黨員幹警表彰大會上的講話》。

這段題為「汲取一些國家政權垮台教訓,嚴防敵對勢力破壞」的報道,轉載了周永康的一些講話。一方面周為自己有份領導的中共,不怕肉麻的自我歌功頌德︰「今天,中國人民更加堅信︰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定不移的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的國家從來沒有像今天的團結統一,繁榮昌盛,我們的民族從來沒有像今天屹立於世,享有尊嚴,我們的人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吐氣揚眉,幸福安康。正是這些開天闢地,舉世觸目的豐功偉績,使中國共產黨贏得全國人民的衷心擁護和愛戴。」

但話鋒一轉便變成︰「各種敵對勢力千方百計進行搗亂破壞活動,其最終目的就是想推翻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顛覆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作為人民民主專政的專門機關,政法機關必須增強政治意識、政權意識和憂患意識、責任意識,認真學習黨的光輝歷史,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堅持黨對政法工作的絕對領導,確保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聽黨的話、跟黨走。……要汲取一些國家政權垮台、社會動盪的慘痛教訓,時刻牢記『兩個務必』,積極探索新的歷史條件下專群結合、依靠群眾的新途徑新機制,把政法工作深深植根於人民群眾之中,不斷鞏固黨的執政根基。」

看來中共領導層只有溫家寶比較像個正常人,也會承認貪腐、通脹影響民生、必須改革政治等問題。周永康的講話活像患上精神分裂症︰一方面把中共說得天下無敵,令人民生活美滿幸福,深受人民愛戴。另一方面卻如驚弓之鳥、四面楚歌,有甚麼風吹草動,「敵對」勢力便有機可乘,導致中共「亡黨亡國」。

無怪乎面書有人留言︰「面对呢D因果不分嘅狗鸭言論,真係想講少D粗囗屌鳩都唔撚得:試問若果社會公平自由開放,百姓安居樂業,"敌对勢力"又點可以成功煽動推翻一個執政團體?啲人民屎忽痕找死貪刺激?」雖然粗俗一點,但點中了中共一方面口口聲聲說受人民愛戴,一方面卻完全不信任人民。所謂「敵對」勢力,又是一個與民為敵的政權鎮壓人民的藉口。

周永康這種「精神分裂人民症」正傳染給特區官員其中一個重病者,是強推替補機制的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大家都十分熟悉他所說的全港市民對取消補選已有共識,大部分市民認同政府的建議。但事實是很多市民反對補選權被剝奪。而學者、法律團體更指建議違反法律及政府不作公眾諮詢有欠程序公義。不過,這個局長和中共高官一樣,口口聲聲市民、人民,心中卻沒有半點他們的份兒因為他們都是強權霸道的同道者。

再回到彌敦道的裝甲車。灰記想起當年鄧小平要解放軍必須駐軍,是主權的象徵,還批評一些說不用駐軍的中共官員如黃華、耿飈,說他們胡說八道。再想到「八九六四」鄧小平下令的軍事血腥鎮壓,想到這個迷信「槍桿子裏出政權」的政黨,九十年過去,越走越腐敗墮落(連他們的黨總書記胡錦濤在黨慶講話也承認貪腐非常嚴重),越走越迷信權力/暴力。

「中國茉莉花革命」說「在人民面前軍車算甚麼?」灰記不知道這種人民與軍車對峙的局面會否或幾時出現結果又會如何?但誠如他們所說︰「香港人,連解放軍叔叔也準備好了,我們還在等什麼?」隨著中共式統治邏輯逐漸俘虜香港官員的腦袋,中共逐步走到台前,香港人再不爭取機會表態說不,阻止香港官員病情惡化,不讓中共為所欲為,將會後悔莫及!

又一關鍵時刻??

身邊的朋友充滿焦慮,擔心香港繼續「沉淪」,覺得政治十分低壓。甚至有人提出取消補選如通過,是否要考慮移民。今天「七一」之前,比零三年「七一」之前是否更讓人窒息?

灰記反而在想,這個政府如何無能、無恥又惡毒不可怕,最可怕是大部分市民事不關己的態度。明明剝奪你參與補選的權利,明明道理一點也不通,市民卻漠不關心,那種「係咁架嘞」,甚至認為議員辭職「玩嘢」導致政府要「堵塞漏洞」的順民/「好學生」意識,最讓人感到「絕望」。而無論中共和港府都情願統治下的人民是冷漠的順民,也不情願他們熱愛自己身處的土地。所以國民教育是一個大玩笑!

由現在至七月十三日,又是否另一次關鍵時刻?在個別傳媒及民意反彈下,政府換湯不換藥地修訂取消補選的方案,由最高票落敗者,改為由同一名單的第二位遞補出缺席位。這一招是早有預謀還是臨時急就章並不重要,重要是市民是否認清取消補選的政治原因,就是中共不願看見在其搖控的鳥籠民主下,有人敢於挑戰其權威,以辭職補選,一人一票方式,作為全港市民對重大公眾議題的一次表態機會。外國叫這做公投,是人民以「直接民主」方式決定公眾事務。

在去年變相公投沒有投票的市民,真要思考清楚,你是否真的認同政府所講,不投票便等於認為辭職補選是「漏洞」,是「浪費公帑」,必須要「堵塞」?還是覺得去年的「盡快落實雙普選」的議題沒意義,所以才不投票,不排除會對感興趣的重大公眾議題,如政府要就廿三條立法,投票表態?還是如學者馬嶽所講,即使不認同用辭職補選這種方式作政治表態,也不應剝奪其他人用此種方式表達政治訴求?如果是後兩者的話,便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任何形式的取消補選。

灰記還要不厭其詳的補充,如果說辭職補選作變相公投是議員「玩嘢」,這是被迫出來的「玩嘢」。因為現在的議會有一半議席是由建制/保皇人士把持的功能組別,選民基礎極窄,毫無代表性。大多數選民的意願長期沒有在這個畸型的議會反映出來。原因是,全港五成多至六成選民所投的票,本應有五成多至六成的議席代表他們的利益,但因為功能組別的存在,現在只有約四成議席代表他們的利益。在這個扭曲民意的議會,往往出現違反大多數民意的決定,原因便在於此。

一些議員要搞變相公投(儘管沒有法律約束力),就是要以一人一票,比任何民意調查更具權威性的方式,告訴中共及港府,真正的民意所在。其實如果中共及港府認為民意站在他們那邊,又何懼變相公投,何懼雙普選呢!關鍵還是專權者的思維,害怕不能操控民意,索性壓抑甚至扼殺民意之表達。所以對民主有期盼的香港人,特別那些投給泛民的五成多至六成選民,有甚麼道理默許這個政府隨便剝奪補選權呢?

不過,「道理」說盡,關鍵還是心態,或曰政治無力感如何蠢食心靈。說希望盡快落實雙普選,相信大多數市民都會人同此心,但問題覺得中共強權難抗的心態又同樣強烈。「既然『阿爺』唔俾雙普選,就點爭取都冇用。無謂激嬲『阿爺』仲衰啦。」而這種心態在以民主黨為首的泛民陣營亦頗嚴重,所以永遠要揣測中共可接受的底線,永遠怕踰越那難以捉摸的底線。問題是明眼人看到,中共及港府剝奪市民權利的作法,在建制/保皇派把持的立法會護航下,步步進迫,如何在不激怒中共下,又能有效捍衛權利呢?

老實說,這次中共挾持港府強行剝奪市民的補選權,泛民議員搞個總辭,喚起全港市民對此重大問題的關注也不為過。但灰記對「溫和」泛民已不抱幻想。灰記甚至想說,以民主黨為首的「溫和」泛民,口說反對,甚至向議案投反對票(泛民少數從來都阻止不了政府議案的通過),心裡可能樂見取消補選獲通過,因為往後不必再受是否要參與變相公投的「抉擇」之苦。

眼前的形勢一點不容樂觀,朋友可能要認真考慮移民。但灰記仍天真地寄望不願當順民的人的「覺醒」,共同捍衛這片家園!

譚耀宗的「佛臉」、梁美芬的「撒嬌」、泛民的「憤怒」

譚耀宗那張「佛臉」永遠都在笑嘻嘻,不過是臉帶不屑的笑嘻嘻,好像甚麼都是小事一宗,有人大驚小怪而已。特區政府廢除市民選舉權的所謂「替補機制」,由「譚笑佛」這位建制/保皇第一大黨主席負責把關。他是《2011年立法會(修訂)條例草案》委員會的主席。被問及為何12名泛民議員集體請辭草案委員會,他笑嘻嘻地說不知泛民議員為何如此做,還說之前好端諯的。

好端諯的?整件事是政府要避過任何公眾諮詢,快刀斬麻式的,由建制/保皇議員多數暴力下,在公眾不知不覺下,通過「替補機制」。這是中共「吹雞」下,曾蔭權政府和這些唯上是從,妄顧市民基本權利的所謂議員的一項「陽謀」。如果泛民繼續同流合污,合演這場「審議」鬧劇,那才叫人感到莫名其妙。

那個有份大叫大嚷要堵塞補選「漏洞」的政治小丑梁美芬,居然厚顏無恥地要抗議同流合污的說法,還要求定義。面書上有心人為這位同流合污者作了以下的定義︰

「以治鼠為當政大任,有鼠王稱謂的立法會議員拍案大叫『什麼同流合污!?我要定義!』真是當頭棒喝,治學要嚴謹,對對對。於是上網找詞典,當中以百度典故最過癮:

孟子有次同他的學生萬章談起︰孔子很討厭那些八面玲瓏,慣會討好奉承的人。這種人雖然在鄉里被稱作好人,但實際上是言行不符,偽善欺世的偽君子,是道德的破壞份子。萬章問題︰『既然人們都稱他們是好人,他們都處處表現出是個老好人,為甚麼孔子還要稱之為道德敗壞者呢?』孟子答道︰『這種人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對世俗不合理的現象只會附和),看似好人,實際上根本起不了好的作用。同乎流俗,合乎污世簡稱同流合污。』……」

其實如果把「好人」代之以「理性、務實」,把「對世俗不合理的現象只會附和」改成「對權力的傲慢只會附和」,譚耀宗以至梁美芬便完全現形。因此,當電台的主持客客氣氣的問他,由於其他原因如死亡、重病、被取消議員資格等而議席懸空為何不作補選,「譚笑佛」又是笑嘻嘻地說(不過這次林瑞麟上身)不同處理方法太過複雜,只能一併用同一方式處理。然後主持人問有人認為由第二最高票當選者,往往是原先落敗的對手替補,有欠公允。「譚笑佛」比林瑞麟更賴皮,說只能夠這樣,第二票數高也有一定代表性,有人覺得不公允也沒辦法。

如果稍為有留意「替補機制」爭議的人,便知道反對政府做法的人提出很多道理強百倍的質疑,卻從未得到政府及這批政治「老好人」的合理回應。最簡單,比例代表制是名單制,為何不用當選名單的第二位替補出缺的議席?這是歐洲一些國家採用的方法,以確保不違反選民的意願;又例如學者馬嶽有更根本的質疑︰如果因為政府認為有人「濫用」補選機制,便取消補選,這種邏輯思維十分危險,是否有人濫用綜援便取消綜援?……

總之,政府的「替補機制」根本就是沒邏輯,無道理,為的就是迎合中共封殺變相公投,順便取締以往補選單議席單票制,有利於泛民的競選方法,以達至進一步操控議會的目的。

至於泛民議員號召市民七一上街,能否扭轉局勢,灰記有保留。據聞有個別議員會辭職,再以反對替補機制作為競選政綱進行變相公投。只是如果規模比去年的五區公投還小的話,效果成疑。

被問到會否辭職補選以阻止政府霸王硬上弓,民主黨主席何俊仁又是那一句,這樣做沒有用,改變不了甚麼。灰記不想再評論民主黨那種要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思維邏輯。只是想問一下民主黨,如果真的認為補選是市民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利,當政府強行要取消補選時,泛民團結一致,利用辭職補選,喚起市民對自己權利的關注,是否一次「名正言順」,讓中共知道香港人維護基本權利決心的政治運動?

當然任何政治運動/行動,沒有人可以寫「包單」,必定會成功。六月廿二日「泛民」在退出草案委員會的記者會中,人人豪言壯語,聲討政府的政治暴力。灰記倒想看到「泛民」議員豪言壯語後捍衛市民基本權利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