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憤@政府總部

「開閘,開閘,開閘……」三月三日傍晚,政府總部閘門外數以百計市民怒吼。一名中年女士向旁人高聲說,「大家衝入去啦,呢個總部我地俾錢起,點解唔入得去。」然後一位持紅旗青年率先入閘,剎那間,群眾推倒大閘,一擁而上,佔領政府總部。

「我地有份俾錢」這句話的確頗堪玩味。以前西方的有錢人,甚至現在香港的有錢人都有一個理論,就是誰納稅較多有較大話語權,才有投票權,這對民主而言是極危險的觀念。現在的特首小圈子選舉正正體現誰納稅最多,最有討價還價能力。即使中共最終決定誰做特首,但納稅最多的本地大財團大孖沙,對中共最有影響力。

不過,如果是平民百姓高呼「我地有份俾錢」,感覺便很不一樣,很有財富屬於人民,政權屬於人民的意味。三月三日,人民強闖政府總部,短暫宣示主權,高呼「曾蔭權下台」、「立即普選」等。灰記回想起來,這種「不聽大會指示」的舉動,通常是被稱為「激進」份子的所為。但這次號召勇闖「禁區」的是普通市民,各大小泛民政黨亦怕落後於形勢,紛紛進入政總「插旗」,亦反映現時民主運動「群龍無首」,普羅市民要自發突破困局的強烈願望。

可能由於事出突然,把講台放在政總閘外的主辦單位民陣,亦不敢乘機把講台搬進政總內,繼續集會,不消半小時便宣布集會結束。而各大小泛民政黨亦只是到此一遊,沒有人願意組織民眾留守政府總部,讓不同市民發聲,甚至商討「倒曾」及「踢走小圈子選舉」的運動如何持續下去,的確有點可惜。

雖然遊行集會人數不算多,灰記感受到市民的憤怒。而灰記亦相信,港府沒有如臨大敵般在政總安排大批警員佈防,其實亦深知民憤大,必須讓市民走進政府總部「消消氣」。事後那位鷹派警察頭頭曾偉雄也沒有出來高喊市民違法衝進政府總部,證明曾蔭權和這個政府如何虛怯。

其實現在民憤民氣仍在,關鍵是民間組織及泛民政黨沒法或沒有意願合作,推展一個全民運動,反貪腐,反小圈子選舉。灰記看著那位所謂泛民特首候選人何俊仁在電視上,跟兩個為坐上特首「寶座」而明爭暗鬥得你死我活的唐、梁,玩環保辯論遊戲,真想不到意義何在。何俊仁可否告訴灰記,在全城現在皆知這小圈子選舉是如何爛透,要市民硬食「奸人」或「蠢人」時,你繼續參與競選遊戲可以再揭示些甚麼?

何俊仁以至那些還沒有表態要投白票或退選的泛民選委,是不是對曾鈺成的「大和解」還有幻想,不想被中共認為太過份?有傳媒報道,中聯辦把投白票上升至與外國勢力勾結及作反的層次,與去年及前年詛咒「五區公投」無異。走進中聯辦與中共「談判」的「溫和」泛民是否害怕被視為「叛逆份子」?連那個挺唐的田北俊也表態說投不下梁振英,如唐民望太低落也只會投白票,這些「溫和」泛民的膽量難道還不及一些建制派?

網台名嘴Q仔黎則奮忽發「奇想」,說民主運動到了現在這一刻,就是促成特首選舉流選,打亂中共部署。根據規定,如首輪投票三名候選人沒人取得過半數,得最少票的出局,大家都知道那個會是何俊仁。便要進行第二輪投票,如果依然沒有人拿到過半數,則作流選,要再提名重選。Q仔的scenario是所有泛民投白票,剩下的九百多票,讓兩個建制派「鬼打鬼」。他認為兩人背後陣營勢成水火,雖然現在中共好像屬意梁振英,不排除親唐選委不聽中共指令不投梁振英,而令梁取不到過半數當選而流選。

黎則奮認為既然中共不想選委投白票,不想選舉流選,從民主運動角度看,現在就是要促成流選,打擊中共的完全操控香港的選舉。灰記雖然覺得促成流選多少有點wishful thinking,而暗挺梁振英的時事評論員劉銳紹亦指,中共雖然不想流選,但亦部署好,萬一真的流選,曾鈺成亦能入閘玩。不過,無論政治局勢如何波譎雲詭,灰記認為泛民投白票絕對正路。不知民間團體會否動員組織民間力量不斷發聲,迫使那些思前想後的泛民選委表態投白票。如果到時能夠集體離場抗議當然更好。不知這也是否奢望?

京官癥候群

「台灣當局一意孤行走台獨路線,只會陷二千多萬台灣同胞於災難。」在有台獨傾向的民進黨執政時,中共經常以武力威嚇,卻把台灣人民可能受導彈攻擊的責任,推給台灣當局。這種把導彈對準台灣,然後卻台灣同胞前同胞後,然後我打死你也是因為不想你離棄我的無賴邏輯,灰記以為習慣了當惡霸的中共官員才有,想不到香港特區的保安局局長李少光,也沾染了京官的惡霸無賴邏輯。

三月六日晚警方涉嫌在沒有預先警告下,用胡椒噴霧射向德輔道中的示威人士,剛巧一名八歲男童在場被波及。事後特區政府,保安局以至警方沒有一句抱歉及慰問的說話,反而讉責把他帶到現場的母親,說小朋友的心智不成熟,不適合用作抗辯鬥爭的「武器」,不應在鬥爭中帶同小朋友出現,「喺呢啲暴力場面,我覺得係會教壞小朋友」。

這便是京官上身的李少光的邏輯,公民示威是權利,也是兒童的權利,即使認為他們阻街,警方清場也要有一套程序,是事先警告,再四個警員一起把不願意離開現場的示威者抬離現場。灰記在網上看過很多民間記者拍攝的現場片段,示威者沒有衝擊警方,只是高叫「曾蔭權下台」和「曾俊華下台」,警方卻一邊圍堵示威者,然後突然噴射胡椒噴霧,是違反指引。換言之,警方並非在迫不得已下採取「有限度武力」,而是濫用暴力。在場採訪的有線電視記者也說沒有聽到警方事先警告。

換言之,是警方製造的暴力,誤傷了小童,假使警方保持克制,依指引辦事,小童絕不會受胡椒噴霧之苦。警方的暴行連親建制的社福界人士雷張慎佳也看不過眼,說︰「《基本法》第 27條表明,香港居民享有言論、集會、遊行、示威的自由。《兒童權利公約》保障兒童生存、受保護權、發展,參與等權利。警方執法時,有責任保障市民安全,並有一定的守則,保障弱小,若有小孩在場,警員更要格外小心。」

厚顏無恥的李少光和整個警方高層卻在講大話,顛倒是非,是教壞細路的惡劣例子,是京官死要面子的香港翻版。在內地,當網民號召中國「茉莉花革命」(其實是散步行動),京官不但封鎖可能集會的地方,瘋狂拘捕維權及異見人士。京官明明是粗暴剝奪市民在某些街道上站立,散步的權利,明明剝奪記者旁觀看熱鬧的權利,反而指控記者別有用心,製造新聞。

這種講大話風氣在特區管治班子有漫延跡象,孫明揚指令官立學校必定要縮班,卻假腥腥說學校的管理委員會可自行決定。甚至指定了之後被記者問到是否官方強迫官校縮班時,還說他們是自願的。這個政府的高官不旦沾染了京官的無賴惡霸作風,也越來越沒有誠信。

在內地,中共殘暴的國家機器可以震懾人民於一時。在香港,這個缺乏誠信,缺乏民望的政府,為何市民還要被他們愚弄?一於繼續要求曾蔭權下台、曾俊華下台、李少光下台、孫明揚下台……

這一天,大家都在挑戰政權

三月六日反預算案示威,無論「泛民」的萬人行列,還是「人民力量」的數千人隊伍,最多人認同的口號相信是「曾俊華下台」和「曾蔭權下台」。在曾蔭權眼裡,這又是否挑戰政權?其實挑戰他又有甚麼大不了?只是泛民的頭面人物說說吧了,連在政府總部多逗留一會也不願意,還千叮萬囑遊行市民到了政總便散去,歷來他們都是如此,口講與實際行動互不協調,非常惜身。

而聲稱最激反對派的「人民力量」亦讓人感到不可思議,喊出最激烈口號後,據悉帶頭叫人坐在皇后大道中之後,其領頭人黃毓民竟以政總現場太混亂,跟被他批評走過場的「泛民」一樣,叫人離去。

倒是一些人,特別年青一代,希望言行一致,既然要挑戰政權,要雙曾下台,便要付諸行動,在政府總部靜坐是基本動作。就好像突尼斯的「苿莉花革命」和埃及的人民起義,必須佔領標誌性地方,如廣場之類,顯示人民的決心和力量。當然,灰記也必須承認,願意嘗試把口號付諸行動的畢竟仍是少數。但從這次反預算案示威的人的堅定眼神,願意為香港的改革付出的人將會逐漸增加。

而一些堅持留守政總的示威人士,入夜後八時許開始被逐一抬走。另一群人數過百,則入夜後於德輔道中跟警方對峙,高叫曾蔭權和曾俊華下台。於九時許被警方噴發胡椒噴霧,有示威者被送院,其餘示威者依然堅持留守,並向步步進迫,前來清場的警方高呼和平集會,高唱革命歌曲,高呼「曾蔭權下台」、「反對地產霸權」,他們最終全部被帶往北角警署

雖說人數不多,百多人被捕亦是繼數年前反世貿示威後最多一次,而且上次因為有人數眾多的韓農被捕。年青人的基進化有目共睹。不過,當中被捕的示威者對灰記說,香港警方如此強硬及粗暴執法,以至大規模的拘捕,跟大陸政權轉趨強硬有關。香港人把政治理想付諸行動亦要付出一定代價。

青年的行動被社會主流認為「過激」是意料中事,妄顧事實的「暴力非理性」標籤會接踵而來。但如果香港的政治經濟現況不改變,灰記預期憤怒的人們會越來越多,至於會否更多人參與被認為「過激」(其實到目前為止均是非暴力抗爭)行動的人,端視可見將來的「白色恐怖」會否嚇怕市民。當參與此類示威集會的人數到了一個「臨界點」,例如上千上萬,警方要清場也不容易,除非特區政府跟內地一樣,採取暴力鎮壓。到時這個政權便必須出來回應,甚至下台。

灰記也許過於樂觀,但香港的「不可管治」已經攞在眼前,人民是否選擇無了期啞忍而已。

不滿財政預算案及現行制度的人,下一波的大規模行動可能是審議財政預算案時,包圍立法會,向預算案及雙曾說不,向保駕護航的建制派說不,即使預算案最終獲得通過,也要讓這政府和建制派議員知道,他們利用畸形的政治制度強姦民意的把戲越來越要付出代價。

曾蔭權下台!Why not!

今年七一缺乏焦點,今年七一人數遜預期,今年七一……

「曾蔭權」「仆街」「曾蔭權」「下台」就是清晰的焦點,從雷曼苦主到七一群眾。當然,今年的倒曾聲勢不能與零三年的董建華下台相比。在政府總部,這群人當中的百多人,與零三年的一大群人一樣,不願隨泛民到此一遊的慣性,懶理主流社會標籤「激進」,要在政府總部顯示決心,要求曾蔭權回應。然後,泛民之友《蘋果日報》黎智英的御用寫手又再次抛出制度論,說曾蔭權在港英時代能力不差,是壞制度令他管治失效(灰記從來不認同港英的殖民制度是好制度),不應針對曾蔭權個人云云。做得不好叫他下台,與是否擁護現有制度是兩碼子事。況且,七一出得嚟行的,怎會不對現有政治制度感到不滿!

零三年五十萬人上街,反對惡毒的國安法之餘,亦高叫董建華下台。當時泛民除了沉醉五十萬人上街的「戰績」,對於如何繼續運動的勢頭,達至最大政治效果,卻是毫無大志。當日到達政府總部後,也是乖乖離開,生怕稍作逗留,便會被認為不夠守法,不夠斯文,不夠理性。然而部分群眾卻不同他們一般見識,留守政府總部,要求董建華回應。

零三年七一由反惡法,演變成倒董運動,結果惡法立不成,董建華最終亦要「腳痛」下台。不過,泛民由始至終都在「保護」董建華,泛民的代表以及他們的輿論代理抛出一個制度論,說要針對制度不要針對個人,說替代董建華的不一定比董建華好云云。然而,倒董是否代表不要一個更好的制度?泛民卻從來不願去深究。

他們更不願承認,在中共一直不願意放手讓香港人高度自治的政治現實下,這種否定政治其實是比較有效的對應方法︰既然這個制度產生不了向廣大市民負責的特首,既然這個制度產生的特首只會著重小圈子的利益,他的施政必然與民意相違背,必然造成民怨沸騰。要減少他對廣大民眾的禍害,暫時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縮短他的任期。如果市民的力量能實現變相罷免注定不稱職的特首,也意味中共不得不「應酬」一下香港民意,至少在與中共政治搏弈中成功顯示一下庶民可以說不的力量,就如同其他地區的不合作運動,非暴力抵抗運動一樣,說穿了,就是被剥奪政治參與權的人民,沒有義務幫助現行制度運作暢順。

其實泛民口口聲聲要改變現有政治制度,取態卻矛盾百出。由董建華至曾蔭權,每逢特首答問大會,泛民議員都咬牙切齒,攻擊特首的施政。但另一方面,又說對百分之九十的政府議案投贊成票。既然對政府施政的百分之九十都認同,為何又覺得現有制度選出來的特首有問題?既然認為特首缺乏認受性,為何又百分之九十贊同他的施政?然後派出梁家傑一本正經的參與小圈子的持首選舉,目的不是去搞小圈子的局,而是給小圈子選民多一個「選擇」,變相為小圈子選舉背書。如此政治白痴,怪不得泛民越來越被民間社會所不齒。只是為了私利,可以隨時出賣港人基本人權的民建聯及其他親中共親權貴政客更等而下之,泛民才不至完全被人民唾棄。這是香港的悲哀!

七一之後,曾蔭權的老友鄭大班沾沾自喜,說曾奴才依然得到中共的信任,要轟他下台並不容易。但作為政治鬥爭策略,要求管治失效,推展政治改革缺乏承擔的曾蔭權執包袱,絕對是針對問題核心。若然年底他提出的政治改革方案繼續自欺欺人,為何仍然對他的政權繼續留戀?

七一速記

IMG_1688三點鐘,從電視晝面看維園,場面一點也不熱鬧。三點鑵雷曼苦主已遊行到街上,要曾蔭權下台。三點半過後,走在被封的半邊的軒尼詩道灣仔段,感到出奇的舒服,沒有任何車輛,街道屬於公眾。

IMG_1705接近四時,遊行的龍頭還在銅鑼灣段,灣仔這邊已聚集了不少人群,還有各黨派各團體的捐款站。灰記與好友站在菜園村村民及支持者的攤位,為他們打氣。

保留生活形態的權利vs官方的發展主義,是實力懸殊的鬥爭。不過,這種鬥爭別具意義,這群生活了幾十年的農民的堅持,拆穿了特區政府虛偽面貎—-口說發展保育平衡、口說要打造多元化城市,實質是徹頭徹尾為地產金融全球化服務,眼中只有西九的大商場、大型住宅、供豪客富戶享受的西九文娛區,以及為他們專設的廣深港高速鐵路。基層庶民要過甚麼綠色生活,對不起,你們阻住特區政府高官 and friends 發達,即是阻住地球轉。

四時半左右,龍頭在菜園村攤位經過,義工向遊行人士派發有關菜園村抗爭的刊物和傳單。大部份人直行直過,也有小部份停步與義工交談。而坐在遊行路線旁的一位菜園村婆婆,便成了相機、攝錄機的焦點。這位婆婆聲音很小,不站近也聽不到她說的是「支持菜園村」幾個字。但她卻成了遊行路線這地段的「地標」。

除了菜園村村民要求不遷不拆,還有反對尖沙咀碼頭改建大商場、撐公共廣播、撐普選、釋放劉曉波、曾蔭權下台、外籍家務助理要求最低工資一視同仁、性工者、少數族裔爭權益、法輪功控訴中共迫害……。

灰記這次定點看遊行,看到一種現象,非政黨的自發群體越來越佔主導,幾個泛民政黨和勞工團體只是參與的一份子,這證明民間社會的確越來越成熟。我們再不需要甚麼民主之父、香港良心,我們不願被曾蔭權代表,也不需要被甚麼泛民名人代表,也不需要響應他們的號召。這種自主是推動政治進程、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

七時左右,菜園村村民遇到遊行經過的菜園村村民,場面頓時熱烈起來。而附近的長毛重施零三年的故技,不斷大叫曾蔭權,群眾馬上回應仆街。跟著負責開路的幾輛警車駛至,告訴遊行已到尾聲。

IMG_1701

七一有人擺檔,有人遊行,無他,要向當權者訴說心中的不滿。七一之後,生活或許如常,特區政府或許依然故我。作為庶民,能夠做的就是繼續發聲、繼續行動,直至這個特區政府真正向人民負責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