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英時期過渡下來的公務員系統與港共,即中共地下黨的鬥爭是否已經到了白熱化的階段?
七月十五日立法會答問大會,曾蔭權被民主黨的甘乃威問到梁振英和唐英年批評特區政府的言論的看法時,為唐英年辯護,說唐指政府思慮不周,他亦有同感。但同時稱有沒有人政治抽水,市民心中有數。一般人相信,這是對梁振英近來不斷批評他的施政缺乏視野的不點名回擊。
曾蔭權說唐英年的所說的跟他一樣,除了因為唐英年是在立法會回答議員的提問時說這些話,是公職的一部分,也因為他的論點並沒有偏離特區政府的立場,就是堅持政府施政有成就,保住金融中心地位最要緊。那句一些政策沒有深思熟慮只是「應酬」近日社會對政府的強烈不滿。換言之,唐英年的做法沒有半點「叛逆」成份,曾蔭權沒有「清算」他的道理。相反,梁振英是公然挑戰曾蔭權政權,以爭取做下屆特首的籌碼。曾蔭權乘民主黨送給他的問題,發洩不滿亦很自然。
被盛傳特首熱門候選人之一的范徐麗泰亦不甘後人,這位「識時務者」的典範,看清形勢及早投向中共,現貴為人大常委的港英時代精英,說話往往笑裡藏刀,一面說相信曾蔭權所指抽水的人不是她;一面指這些口舌之爭少一點為妙,連消帶打,揶揄曾蔭權及反駁抽心論的梁振英一番。范如此高調玩弄曾與梁,看來特首之爭在港人看不見的暗角進行得如火如荼。
說到抽水,也只有在中共欽點特首的黑箱作業、畸型制度下,梁振英才會如此抽水,一方面批評政府,一方面把落實的政策(如最低工資)的功勞據為己有。如果是一個中共無從干預的開放政制,梁振英不是被踢出行政會議,便是一早辭職以明志。
梁振英,這個很多人心目中的中共地下黨員,盛傳是港共積極培養的第X梯隊,是傳統「愛國」(愛國用引號,因為他們只是中共的跟隨者,沒有獨立意志)新貴(較後期才跟中共走的人)。傳統「愛國」陣營與港英時期建立的公務員系統長期有矛盾,甚至仇恨,不在話下。只要想想六七年「反英抗暴」時,傳統「愛國」陣營中人如何被港英迫害便想像得到。今日的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就是當年被港英抓去坐牢的左派份子。某次他把對港英殖民政府的仇恨一次過發洩到轉為當議員的陳方安生身上,大數她為官時的不是,令人嘆為觀止。
陳方安生在末代港督彭定康管治時受重用,官至政務司,統領殖民地公務員隊伍。她獲得「肥彭」百分百信任。回歸之後,她續任此職。志大才疏的董建華不信任港英公務員制度,引入「高官問責制」,以架空政務官,或要政務官乖乖聽命問責高官。陳方安生信奉港英體制,不願合作只好求退。雖然如此,港共陣營仍未能全面接營香港,因為公務員隊伍作為一個根深柢固的系統,仍有他們辦事的「程序理性」,或曰英式思維,政治任命的高官未必能輕易駕馭。更何況董建華能力平庸,缺乏政治歷練,憂悠寡斷,又不願放權,所謂「議而不決,決而不行」,根本擔當不起領導者角色。
果然零三年「沙士」襲港,董建華充份暴露其缺乏應變能力;強推23條又充分顯露其缺乏政治智慧。導致數十萬人上街促使其零五年下台。相信傳統「愛國」陣營沒想到董會提早下台,即使想到他會提早下台,也不會想到他們的「天敵」,港英時代的高官會接任特首。曾蔭權在胡溫撐腰下,意氣風發的「當選」特首,「愛國」陣營真的百般滋味在心頭。
果然,曾蔭權政治任命的官員大部分都是政務官出身的高官,僅民政事務局局長由來自「愛國」陣營的曾德成代替董建華的「親信」何志平。然而,七年過去,曾蔭權由高民望的「強政勵治」,到民望跌破底線的「做完呢份工」。要緊跟中共沒有自由意志的「愛國」陣營,儘管十萬個不願意,其議會代表工聯會及民建聯被責成要與特區政府共存共榮,成為議會內最堅決的保皇黨。
由於曾蔭權偏重金融及大地產商利益,漠視民生,引起市民強烈不滿及反彈。政府在龐大壓力下,不時被迫打倒昨日的我,例如一千元生果金,曾蔭權不情不願的否決審查資產。這些民生政策,民建聯還可以乘機抽心,高喊成功爭取。但一些中共要迫令政府收緊權利的政策,如廿三條立法及取消補選,緊跟中共的民建聯便要受民意的挑戰。零三年,其黨主席曾鈺成因為說了七一上街反廿三條立法的市民被誤導,在民意壓力下,要被迫公開道歉。
最近政府欲取消補選最終被迫押後表決,該主席譚耀宗被記者問到,政府提出的任何方案,前後矛盾的方案你們都支持,政府不諮詢你們又支持,政府決定諮詢你們又支持,究竟你們的立場在那裡?譚耀宗只能苦笑地有苦自己知。
「愛國」陣營的元老吳康民看不慣特區政府的不濟,連累「愛國」陣營受罵,要出來數落曾蔭權及政務官,發洩一下怨氣。這位吳老寫的一篇題為「十萬個為什甚麼?」的文章,刊於七月十六日的《明報》,充滿對英國人仇恨的陰謀論,但卻沒有一針見血的分析,意氣之作而已。
「英國人統治香港多年,意識形態的影響根深柢固,特務工作也做得十分到家。末代總督彭定康在香港回歸前,對香港回歸後保持英國人的利益和影響力做了周密部署。除經濟上、政治上作了許多有利於英國的嚴密佈置外,人事工作更是他部署的重要一環。把什麼人擺在什麼位置上,都有認真斟酌。至於安插軍情六處的人,肯定是應有之筆。
時任第二把手的布政司霍德,便是軍情六處的要員,中央政策組的顧汝德也是。他們兩人,雖然已經退休,但也不時來港,特別是在香港『多事之秋』。」
然後話鋒一轉,大罵港府不濟事︰
「為什麼這兩年來特區政府的決策如此差勁?而且創造了朝令夕改的紀錄!
按道理,一次重大決策,首先應有調查研究,了解和決策有關的若干問題和數據,然後再在政府內部,起碼在有關高級官員和行政局中進行諮詢,修改若干漏洞,再交由議會和公眾諮詢和表決。即使整個程序了解民意不足,但也不像現在這樣一出爐就給人批駁得體無完膚,連一般群眾也覺得不妥,遑論政客和專業人士!
現在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特區政府缺乏團隊精神,各自為政,「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我曾說過,2003年推銷23條立法時,其失敗原因在於缺乏「人和」,特別是「局長硬性推銷,百官袖手旁觀」。當年我是同情硬性推銷的局長的,推銷手法固可議,但奉命行事精神可嘉。今天推銷遞補機制的情也是如此。現在許多政客、學者高喊讓局長下台,難道這個方案的推出,是他一個人的責任嗎?
…… 此外,特區政府的政治敏感度也欠缺。香港愈來愈已發展成一個政治城市。中央在香港回歸前所作的估計、所作的設計明顯已為現實打破。當年認為香港只作為一個資本主義制度的經濟城市,即在金融、貿易、運輸等方面為國家作出貢獻。後來屢次的經濟危機,中央又是以「泵水」來支援香港。但沒有想到由於國際鬥爭的複雜,美英都藉香港作為圍堵崛起中國的前哨站,而內地的貪腐現象和侵犯人權的個案又為香港製造更多的反對派。現在80後的年輕人趨向反建制是一個很值得注意的現象,特區政府對此缺乏對策。樓價高企,也早已成為政治問題,但特區政府被認為是後知後覺。」
吳老假設今天特區的施政混亂,完全是英國人在政府內安插專搞破壞的「特務」的結果,然後又把缺乏團隊精神及缺乏政治敏感度也歸咎為英國的陰謀。缺乏團隊精神及缺乏政治敏感度曾蔭權要負的責任最大,吳老是否暗示曾蔭權是英國部署搞破壞的棋子?是否暗示胡溫胡塗,被曾蔭權欺騙了?
灰記當然不會否定英國人撤退的部署,但形勢比人強,英國人大概只能寄望其英式殖民體制及「自由經濟」意識形態繼續發揮作用。至於特務活動,英國人固然有,難道強大的中共地下黨網絡會比英國人遜色?在中國的主權下,要「策反」港英留下來的政務官很難嗎?不要說現在「富甲一方」的中共沒有錢去收買人心。這個世界「識時務者」畢竟佔大多數。灰記絕不相信,中共沒有在公務隊伍,泛民黨派,各專業及地區團體培養自己的勢力。而且這亦不是今時今日的事。五、六十年代被港人驅逐回大陸的警司曾昭科便是中共「卧底」。中共今天也不願明白公開港共的名單,完全是「敵情」思維看港人的表現。
大概吳老一生浸淫於中共的地下運作,看法思想因而比較陰暗,以至覺得特務滿天下。不過,想想吳老所屬的中共,在大陸鎮反、抓特務(甚至早至四十年代延安整風),不知錯找錯判錯殺多少人。再說,難道英國人留下來的全是糟糠?恐怕香港法治、合約精神、程序理性等這些東西,還是有其好處。大陸民權的不彰,其中一個原因是毛澤東遺留下來的無法無天,仍然存在於中共官員的思想裏。
老實說,英國人的殖民體制,吸納政治加上市場至上的唯經濟主義其實相當合乎中共的胃口。吳老自己也承認中共如意算盤是把香港作為一個為中共走資服務的經濟城市。但在全球化資本主義的影響,只講經濟發展,不講分配問題,不講勞工權益(且不談反資本主義的無產階級革命),只會令內在矛盾加劇。香港的政治化其實是階級矛盾日深的結果。正如內地官商權貴資本主義亦令內部矛盾日深。曾蔭權政府是義無反顧的甘心服務中共及與中共結盟的富豪。這是中共統治集團的主流共識,溫家寶重視民權的講話是黨內的少數聲音吧了!
至於23條立法及取消補選這些損害人民基本權利的政策,即使政府怎樣有團隊精神,有政治敏感度,也會惹起人民的強烈反彈。把問題歸咎於英國的部署及英美圍堵中國,是思維懶惰,也是在「愛國」旗幟下替中共強權辯護的陳腔濫調。
最近,歐洲馬克思主義哲學家齊澤克接受英國《衛報》訪問時也說,不要老是人云亦云,老是指摘美帝,那麼中國呢?
It is also important not to say what everybody else is saying. It is boring, for instance, to criticise the US eternally. Why not China instead? It is China, after all, where they have banned fictional works considering alternative worlds, because they are afraid of their citizens’ imaginations. It is China that is colonising Africa.
「另外,別說一些大家都說的話,也是十分重要。例如總是在批評美國其實是很沉悶,何不談談中國?別忘了那是中國,一個會禁止那些關心另類可能的虛構作品的地方,因為他們害怕人民的想像力。那是中國,它也正在殖民非洲。」
吳老及「愛國」陣營諸君,你們所追隨的中共已經蛻變成跟英美等資本主義國家追逐市場,追遂全球化利益的集團。只有中共的同路人及黨國民族主義者才會沒出色地彈「列強」圍堵甚至陰謀顛覆中國的老調,因為他們或因組織上,或因思想上的不自主,不能獨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