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關鍵時刻??

身邊的朋友充滿焦慮,擔心香港繼續「沉淪」,覺得政治十分低壓。甚至有人提出取消補選如通過,是否要考慮移民。今天「七一」之前,比零三年「七一」之前是否更讓人窒息?

灰記反而在想,這個政府如何無能、無恥又惡毒不可怕,最可怕是大部分市民事不關己的態度。明明剝奪你參與補選的權利,明明道理一點也不通,市民卻漠不關心,那種「係咁架嘞」,甚至認為議員辭職「玩嘢」導致政府要「堵塞漏洞」的順民/「好學生」意識,最讓人感到「絕望」。而無論中共和港府都情願統治下的人民是冷漠的順民,也不情願他們熱愛自己身處的土地。所以國民教育是一個大玩笑!

由現在至七月十三日,又是否另一次關鍵時刻?在個別傳媒及民意反彈下,政府換湯不換藥地修訂取消補選的方案,由最高票落敗者,改為由同一名單的第二位遞補出缺席位。這一招是早有預謀還是臨時急就章並不重要,重要是市民是否認清取消補選的政治原因,就是中共不願看見在其搖控的鳥籠民主下,有人敢於挑戰其權威,以辭職補選,一人一票方式,作為全港市民對重大公眾議題的一次表態機會。外國叫這做公投,是人民以「直接民主」方式決定公眾事務。

在去年變相公投沒有投票的市民,真要思考清楚,你是否真的認同政府所講,不投票便等於認為辭職補選是「漏洞」,是「浪費公帑」,必須要「堵塞」?還是覺得去年的「盡快落實雙普選」的議題沒意義,所以才不投票,不排除會對感興趣的重大公眾議題,如政府要就廿三條立法,投票表態?還是如學者馬嶽所講,即使不認同用辭職補選這種方式作政治表態,也不應剝奪其他人用此種方式表達政治訴求?如果是後兩者的話,便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任何形式的取消補選。

灰記還要不厭其詳的補充,如果說辭職補選作變相公投是議員「玩嘢」,這是被迫出來的「玩嘢」。因為現在的議會有一半議席是由建制/保皇人士把持的功能組別,選民基礎極窄,毫無代表性。大多數選民的意願長期沒有在這個畸型的議會反映出來。原因是,全港五成多至六成選民所投的票,本應有五成多至六成的議席代表他們的利益,但因為功能組別的存在,現在只有約四成議席代表他們的利益。在這個扭曲民意的議會,往往出現違反大多數民意的決定,原因便在於此。

一些議員要搞變相公投(儘管沒有法律約束力),就是要以一人一票,比任何民意調查更具權威性的方式,告訴中共及港府,真正的民意所在。其實如果中共及港府認為民意站在他們那邊,又何懼變相公投,何懼雙普選呢!關鍵還是專權者的思維,害怕不能操控民意,索性壓抑甚至扼殺民意之表達。所以對民主有期盼的香港人,特別那些投給泛民的五成多至六成選民,有甚麼道理默許這個政府隨便剝奪補選權呢?

不過,「道理」說盡,關鍵還是心態,或曰政治無力感如何蠢食心靈。說希望盡快落實雙普選,相信大多數市民都會人同此心,但問題覺得中共強權難抗的心態又同樣強烈。「既然『阿爺』唔俾雙普選,就點爭取都冇用。無謂激嬲『阿爺』仲衰啦。」而這種心態在以民主黨為首的泛民陣營亦頗嚴重,所以永遠要揣測中共可接受的底線,永遠怕踰越那難以捉摸的底線。問題是明眼人看到,中共及港府剝奪市民權利的作法,在建制/保皇派把持的立法會護航下,步步進迫,如何在不激怒中共下,又能有效捍衛權利呢?

老實說,這次中共挾持港府強行剝奪市民的補選權,泛民議員搞個總辭,喚起全港市民對此重大問題的關注也不為過。但灰記對「溫和」泛民已不抱幻想。灰記甚至想說,以民主黨為首的「溫和」泛民,口說反對,甚至向議案投反對票(泛民少數從來都阻止不了政府議案的通過),心裡可能樂見取消補選獲通過,因為往後不必再受是否要參與變相公投的「抉擇」之苦。

眼前的形勢一點不容樂觀,朋友可能要認真考慮移民。但灰記仍天真地寄望不願當順民的人的「覺醒」,共同捍衛這片家園!

譚耀宗的「佛臉」、梁美芬的「撒嬌」、泛民的「憤怒」

譚耀宗那張「佛臉」永遠都在笑嘻嘻,不過是臉帶不屑的笑嘻嘻,好像甚麼都是小事一宗,有人大驚小怪而已。特區政府廢除市民選舉權的所謂「替補機制」,由「譚笑佛」這位建制/保皇第一大黨主席負責把關。他是《2011年立法會(修訂)條例草案》委員會的主席。被問及為何12名泛民議員集體請辭草案委員會,他笑嘻嘻地說不知泛民議員為何如此做,還說之前好端諯的。

好端諯的?整件事是政府要避過任何公眾諮詢,快刀斬麻式的,由建制/保皇議員多數暴力下,在公眾不知不覺下,通過「替補機制」。這是中共「吹雞」下,曾蔭權政府和這些唯上是從,妄顧市民基本權利的所謂議員的一項「陽謀」。如果泛民繼續同流合污,合演這場「審議」鬧劇,那才叫人感到莫名其妙。

那個有份大叫大嚷要堵塞補選「漏洞」的政治小丑梁美芬,居然厚顏無恥地要抗議同流合污的說法,還要求定義。面書上有心人為這位同流合污者作了以下的定義︰

「以治鼠為當政大任,有鼠王稱謂的立法會議員拍案大叫『什麼同流合污!?我要定義!』真是當頭棒喝,治學要嚴謹,對對對。於是上網找詞典,當中以百度典故最過癮:

孟子有次同他的學生萬章談起︰孔子很討厭那些八面玲瓏,慣會討好奉承的人。這種人雖然在鄉里被稱作好人,但實際上是言行不符,偽善欺世的偽君子,是道德的破壞份子。萬章問題︰『既然人們都稱他們是好人,他們都處處表現出是個老好人,為甚麼孔子還要稱之為道德敗壞者呢?』孟子答道︰『這種人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對世俗不合理的現象只會附和),看似好人,實際上根本起不了好的作用。同乎流俗,合乎污世簡稱同流合污。』……」

其實如果把「好人」代之以「理性、務實」,把「對世俗不合理的現象只會附和」改成「對權力的傲慢只會附和」,譚耀宗以至梁美芬便完全現形。因此,當電台的主持客客氣氣的問他,由於其他原因如死亡、重病、被取消議員資格等而議席懸空為何不作補選,「譚笑佛」又是笑嘻嘻地說(不過這次林瑞麟上身)不同處理方法太過複雜,只能一併用同一方式處理。然後主持人問有人認為由第二最高票當選者,往往是原先落敗的對手替補,有欠公允。「譚笑佛」比林瑞麟更賴皮,說只能夠這樣,第二票數高也有一定代表性,有人覺得不公允也沒辦法。

如果稍為有留意「替補機制」爭議的人,便知道反對政府做法的人提出很多道理強百倍的質疑,卻從未得到政府及這批政治「老好人」的合理回應。最簡單,比例代表制是名單制,為何不用當選名單的第二位替補出缺的議席?這是歐洲一些國家採用的方法,以確保不違反選民的意願;又例如學者馬嶽有更根本的質疑︰如果因為政府認為有人「濫用」補選機制,便取消補選,這種邏輯思維十分危險,是否有人濫用綜援便取消綜援?……

總之,政府的「替補機制」根本就是沒邏輯,無道理,為的就是迎合中共封殺變相公投,順便取締以往補選單議席單票制,有利於泛民的競選方法,以達至進一步操控議會的目的。

至於泛民議員號召市民七一上街,能否扭轉局勢,灰記有保留。據聞有個別議員會辭職,再以反對替補機制作為競選政綱進行變相公投。只是如果規模比去年的五區公投還小的話,效果成疑。

被問到會否辭職補選以阻止政府霸王硬上弓,民主黨主席何俊仁又是那一句,這樣做沒有用,改變不了甚麼。灰記不想再評論民主黨那種要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思維邏輯。只是想問一下民主黨,如果真的認為補選是市民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利,當政府強行要取消補選時,泛民團結一致,利用辭職補選,喚起市民對自己權利的關注,是否一次「名正言順」,讓中共知道香港人維護基本權利決心的政治運動?

當然任何政治運動/行動,沒有人可以寫「包單」,必定會成功。六月廿二日「泛民」在退出草案委員會的記者會中,人人豪言壯語,聲討政府的政治暴力。灰記倒想看到「泛民」議員豪言壯語後捍衛市民基本權利的決心。

 

 

順民三部曲

林瑞麟走過場式的立法會「諮詢」,不會有任何結果。取消補選,在建制派歸隊支持,勢獲通過。早前大律師公會發聲明,指取消補選違反《基本法》和人權法。為今之計是立法會舉手機器通過補選之後,向法庭提出司法覆核。

司法覆核有至少有一個好處,就是要中共認帳。取消補選的確是剝奪港人基本權利,灰記以為如果法庭不受政治干預,判政府敗訴的機會頗大。但觀乎這個由馬道立領頭的法院系統並不「硬淨」。早前一宗涉及剛果政府的貿易糾紛,本地法庭原本可以自行處理,但在中國外交部的壓力下,終審法院竟然向人大尋求釋法,自廢武功。這次會否再度向人大尋求釋法?灰記當然希望法庭自行處理,作出公平的判決。而公平的判決應是港人的基本權利不容被無理剝奪。到時如果中共要霸王硬上弓,來一招釋法,便證明中共為了不願看見變相公投再度出現,而迫令港府取消補選。

對不願做順民的人來說,補選權如同選舉權是不容剝奪的,如果有人對你說為了防止有議員濫用補選機制(為何不禁止議員辭職後再參選?)或五區補選投票率低因而辭職補選不受市民認同,所以要取消補選(很多地方的選舉投票率也很低。人民不願投票原因很多,但怎能作為剝奪權利的理由),這是侮辱閣下的智慧。正如政府對你說提出司法覆核是濫用司法程序,犠牲港人利益(曾蔭權及民建聯議員劉江華均說過有人濫用司法程序),也是侮辱閣下的智慧。除非閣下願意做一個順民。

而取消補選是要香港人當順民的第一步。道理十分簡單,就是在這個傾斜管治者及建制的政治制度下,堵塞一個可以藉補選帶出重大公眾議題的機會。去年五區公投運動不成功,有很多主客觀因素。在中共的壓力下,政府及傳媒合謀冷處理也是重要原因。不願做順民的人面對的正是一部推土機,利用行政立法程序,以至意識型態的操控的推土機。一時三刻不能令你歸順,長遠要你的子女歸順。

德育及國民教育是長遠的順民政策。這套新課程指引基本上是借鏡「左派」學校的「成功」經驗,要其他學校跟隨「左校」的做法。「左校」的「愛國教育」核心就是認同中共壟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認同的意思是愛它,為它好,由此而引伸對它的無限包容。因此不從言論表達自由去看異見人士,只從這些是少數人,損害國家利益的角度看,因此劉曉波觸犯「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是罪有應得;因此只從國家( 中共政權)的穩定看問題,因此「六四」血腥鎮壓是迫不得已,打壓維權人士也是迫不得已(有線有關國民教育的專題報道)。

當然,如果不需要討論這些課題則更好(指引沒有提及任何負面或爭議性的內容),只談「國家」發展成就更能製造順從而沒有批判思考的未來順民。只是香港傳媒自我審查雖然越來越嚴重,但畢竟一國兩制下不至清一色對中共唱好。所以「左校」校長老師會抱怨香港傳媒「傾向負面報道內地新聞」(有線有關國民教育的專題報道),所以要加強對「國情」的正面灌輸!

這種「浩大」的「洗腦」工程,必須有傳媒的配合,所以23條必須立法,震懾一下那些仍然不肯聽話的傳媒,甚至是仍然願意為敏感議題發聲的人。23條立法後,大陸的「煽動」、「煽動鎮覆」罪隨時可以大派用場。至少令香港傳媒跟澳門傳媒看齊。這樣的話,中共及港府以至建制派等便不用頭痛,在傳媒及學校的配合下,再過十年八年,新一代的順民便能成功製造出來。這是專權者們的如意算盤,這是一個過程。這過程是否一帆風順還是到處碰壁,端視不願做順民的人,家長、老師、傳媒、學生等的反對及扺制有多強。

這也是香港能否維持其歷史賦予的特殊角色的關鍵。香港如能維持甚至發展反抗權力的傳統,對不願當順民的大陸民眾有鼓舞,甚至「示範」作用。

七月一日,「反對取消補選」、「反對洗腦式國民教育」、「反對23條」會否出現於人海中?

取消補選的小動作大盤算

早兩天聽到電台的政治討論,「長毛」與何俊仁,以及教協會長馮偉華,談的是「五區公投」令泛民四分五裂。只聽到「長毛」說,本來打算做畢這屆立法會便不再參選,但發覺23條立法來勢汹汹,來屆特首在任期內必完成此一政治任務(長毛還預計工於心計,不少港人受落的范徐麗泰是中共屬意的下一任特首,最重要任務是為23條立法),所以仍會角逐來屆立法會選舉,當選後會再推動「五區公投」,反對23條立法。

想不到過了兩天,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突然宣布「填補立法會出缺議席的安排」,政府會提出選舉法案的修訂,由2012年新一屆立法會開始,分區直選以及區議會功能組別議員請辭不會進行補選,由獲得最大額餘票數但未能當選的候選人補缺。其他功能組別議員出缺則仍然進行補選。

把這兩件事情放在一起,政府封殺「公投」之心再明顯不過。明眼人一看,分區直選及區議會功能組別(超級區議會)不能進行補選,是因為這兩個組別的選民基礎大,可以達到公投效果。其他功能組別選民基礎小,有些甚至只有公司票,進行補選也不會有任何公投效果,所以不妨可以補選。加之功能組別議員絕大部分為親政府建制派,小罵大幫忙,不敢做刺激北京的變相公投活動,更不敢為反對23條立法搞變相公投。

面書上對人稱「林公公」的林瑞麟,以及曾蔭權政府事事向中共獻媚,連選舉安排這些內部事務也要看中共的面色,感到極端不滿,不滿者不少是官台的傳媒同行︰

「政府知唔知物嘢叫做選舉?! 呢個唔係一個waiting list 制度. 甲乙丙三個人選, 甲當選然後辭職或被殺, 排第二的乙和丙再選, 選民在這情況下可能會選阿丙架馬! 林公公你老丙!」

「呢個咁簡單道理,有超人智慧的政務官無理由諗唔到。但政府仍然照推,理由只有一個,想向中央交差:嘞!推咗啦,推唔到咋。唉! 香港的法治價值哪裏去了?曾蔭權以一己政治利益凌駕市民的褔祉,這不是第一次了! 這樣的政府只會繼續製造事端,來緊一年多,只會陸續有『好 』戲上演,『獲獲金』!」

為何明目張膽的封殺「公投」,除了北京專權者不喜歡這種人民說了算的玩意,更可能是為了23條立法排除任何障礙。

2003年超過五十萬人上街反23條距今已八年,當年因強推23條而下台的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如今可變身成「為民請命」的立法會議員;中共的統戰技倆初見成效,泛民四分五裂,下屆立法會選舉不容樂觀,加上23條只需超過半數議員贊成便可通過,沒有關鍵少數那回事。而這次23條再立法,政府會汲取教訓,包裝得好一點,作一些讓步,越來越歸邊的傳媒會幫忙一下,幫助消除反對聲音。

最後的關鍵香港人是否真的很珍惜自由,珍惜歷史賦予香港的特殊位置。不過,內地強勢政治經濟壓力底下,與國家接軌的意識型態攻勢下,香港庶民要「特立獨行」的確需要極大的決心和勇氣。就以去年的「五區公投」為例,在官方及大部分傳媒的一輪宣傳攻勢下,那些「議員入立法會是為市民做事,不能隨便辭職」、「補選濫用公帑」等的「主流民意」主導了社會討論,連最基本的人民選舉權利也不再堅守。至於為何搞變相公投,中共屢屢破壞承諾,阻撓普選進程,立法會的畸型安排永遠反映不到廣大民意等的政治討論更缺席。

說公、社兩黨的「公投運動」失敗也無不何,但世上沒有「必勝」的政治運動,更沒有因為變相公投搞得不成功,便要封殺的道理,更何況58萬名市民走出來行使了自己的選舉權利,不能被輕易抹殺。如果香港市民是政治成熟的話,越是要封殺,便越要超越對政黨和政治人物的喜惡,挺身而出捍衛任何表達政治訴求的空間,更何況是自己本來所擁有的選舉權利。

「立法會是為市民做事,不能隨便辭職」、「補選濫用公帑」等,去年所製造的主流論述,果然被林瑞麟用作剝奪市民選舉權利,封殺變相公投的藉口。面書上的朋友樂觀地認為這次剝奪市民選舉權利的搞作會遇到極大阻力,甚至通過不了,灰記沒有那樣樂觀。香港人一向迷信的「溫和」、「務實」意識型態,會否對「濫用公帑」、「議員要為市民辦實事」這些說法很容易受落?會否會想到堅決捍衛自己的基本權利,還是補選而已,沒有得補選不打緊?這次的建議沒有諮詢,只會在立法會的事務委員會討論,如果市民依然採取事不關己的態度,在建制派的護航下,政府會很容易得逞。

距離反23條立法已經八年了,中共在這八年更強勢地干預香港事務,阻撓民主進程,消磨香港人的政治意志,特區政府亦配合上意,逐步蠶食市民的表達空間。如果剝奪市民選舉權利的舉動能輕易過關,23條再立法會否喚醒市民「沉睡」的意志?「關鍵」時刻快將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