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說,729一定會有很多人走出來,至少九萬人是多還是少?對中共及其附庸特區政府,可能如果沒有零三年「七一」反23條那麼多人,就不算多人。人多人少,民心向背,大家有目共睹。對灰記來說,最重要是普通人的覺醒,這次中學生、家長及教師作主導的反國民教育運動,是普通市民自發反對中共進一步控制香港的運動,而且並非如每年「七一」表表態的遊行,而是學生、家長、教師及市民組成了聯盟,不少參與者抱有作持久戰的決心。
灰記在遊行隊伍中,除了聽到「反對洗腦教育」、「吳克儉下台」外,亦不只一次聽到遊行者跟一起遊行的親人、朋友說,「一定唔能夠俾佢推行國民教育,如果推得成,下一步就係23條立法。」這種「覺醒」是十分重要的,國民教育並非單一議題,而是中共要操控香港的重要一環,反洗腦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要知道,中共在幕後主導的國民教育,這是赤祼祼的破壞一國兩制,粗暴干預香港內政,香港政府竟沒有多少自主權。灰記還要向港府多踏一腳,是你們雙手奉送特區的自主權,可惡!
因此,向中共投誠的譚惠珠,以至港府領導層的林鄭月娥、吳克儉,行政會議召集人林煥光,成員張志剛、甚至掛名負責「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的委員會主席李焯芬…,都赤膊上陣,竭力為國民教育保駕護航,即使眾多市民上街後,林鄭及吳克儉仍然堅持九月在小學推行國民教育;而「左報」更不遺餘力抹黑729遊行,甚至公然侮辱參加遊行的家長無腦。無他,強推國民教育是中共的旨意,叫停國民教育不由港府作主。正如當年撤回23條立法,最終由中共決定一樣。
話雖如此,縱然港府自廢武功(由疑似黨員任特首,怎不可能不自廢武功),基本法賦予香港人的基本權利仍未作廢,而香港人亦只有依靠這些基本權利抗爭到底,別無他途。
國民教育之所以是一重要戰場,因為中共深明,要「收復」殖民地時代長大,以及殖民時代從大陸移居的香港人的心,是mission impossible,當然識時務者和甘當順民者除外。因此「抓教育」,塑造「愛國愛港」的娃娃就成了重中之重,再過它十年八年,經過「偉大的改造心靈工程」,香港人心自然「回歸」。
中共這種心思,跟隨黨走了數十年的老港共最清楚,其中一位是傳統「愛國」學校「教主」吳康民。為了黨的事業,退休了的吳老亦赤膊上陣,寫文護航。但這類喝了數十年黨的「狼奶」的老黨員,經歷過這個政黨走向專制獨裁變質,卻沒有能力或沒有勇氣全面反省,結果最終只能訴諸「敵情」思維,為「洗腦」教育開脫。
因此,明明是一群中學生自組的學民思潮,不希望自己的學妹學弟被充滿黨國意識的國民教育所荼毒,明明是一群家長受這些中學生對社會的關注和熱誠所感動,亦發覺課程完全要求學生正面認識被中共騎劫的中國,以至作為教課書範本的國情手冊肉麻地為中共歌功頌德,不怕貽笑大方,所謂「無私、團結、進步」的執政集團,把一黨專政的極權制度形容為世界上最優越的政治制度,因而「驚醒」要為自己的子女做一點事,組成家長關注組叫停「洗腦」的國民教育。
在這位看不起和不信任殖民地時期長大的香港人(親共者除外)的老港共眼中,任何事情背後一定有複雜的敵情和陰謀詭計。
「…所以我一再表示,現在是香港的利益集團,聯同『港英餘孽』、泛民主派,對中央及駐港的中聯辦,以及傳統愛國左派進行總攻擊的時候,如果不義正詞嚴地站出來,如果中央以及其駐港的聯絡辦,不正視這種嚴峻的局面,不採取有效措施,恐怕將來的發展會更加嚴重。
利益集團等攻擊梁振英的班子,迫使麥齊光辭職之後,自以為初戰得勝,陸續製造事件,逼梁振英屈服或者下台。此計不成,現在便集中打『國民教育』這一仗,並動員學生、教師、家長齊齊出動。又是叫囂、又是刊登廣告、又是示威遊行。好像學校因『國民教育』而走向『世界末日』,學生因『國民教育』便是受強迫『吸毒』一樣。」
老港共是在詆譭學民思潮的同學和關注組的家長,香港利益集團(好像親共的就不是利益集團,李嘉誠等當然是利益集團,難道他們跟中共沒有利益關係嗎?那陳啟宗就不是利益集團了嗎?)、「港英餘孽」、泛民主派有何盤算是另一回事,他們要抽反國民教育運動的水亦是另一回事,但絕對不是利益集團等動員學生、家長、教師「搞事」,吳康民這樣說是侮辱港人智慧,侮辱關注組和學民思潮及敢言的老師,如果他還有半點integrity,應就自己的失言道歉。
但問題是他故意失言,故意上綱上線,因為推行國民教育是黨在香港「收復人心」的重要工作,面對民間強烈反彈,只能危言聳聽,希望恫嚇怕部分意志薄弱的市民,令他們退縮。
老實說,自從中共無所不用其極,自從中聯辦不避忌走到台前粗暴干預香港內部事務,把梁振英送上特首「寶座」,「攻擊」梁振英這個黨人特首,是捍衛一國兩制,反對中共明目張膽干預香港內政應有之義,絕對不是甚麼陰謀詭計。因為是中共及其同路「攻擊」香港這一制,摧毀香港自治在先,香港人只是退無可退的站起來吧了。
灰記以為,吳康民撰文,除了響應黨的號召,也順便發洩怨氣。這類老港共心理不平衡,有其原因。他們在港英年代為中共賣命,受港英政府的欺凌,以為盼到九七中共收回香港,港共可以大展奉腳。但事與願違,中共從現實出發,拋出一國兩制,高度自治,以安撫非共的香港人,港共做不了治港核心,做不了特區政府領導,只能做輔助特區政府管治的保皇黨。更甚者,中共實用主義掛帥,選中那個不願放棄英國爵士銜頭的「港英餘孽」曾蔭權,代替「愛國商人」董建華做特首,怎不教吳老這類老港共氣憤。
問題是中共是一個自上而下的專制政黨,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吳老沒勇氣高舉港共旗幟,反對「港英餘孽」治港,因為作為黨人,跟黨決裂便失去了退休待遇,這是很多跟黨走了半輩子的人轉不頭來的物質原因,精神上當然亦設法說服自己黨縱有千錯萬錯,今天的局面得來不易,中心思想永脫不了為黨盤算。於是,心裡不服氣便只能「單單打打」、「陰陽怪氣」一番,這是在港中共同路人的「痛苦」,但作為有自由意志的香港人,明白是一回事,但絕不能體諒,因為傳統「愛國」陣營是中共的馬前卒,為了完成黨交託的任務,是不惜與大多數港人為敵。
因此,吳老及眾多護航者「輕描淡寫」說國民教育內容如有偏頗,改了便是,其實暗藏極大殺機。但事到如今,仍珍惜自主的香港人,只能「迎戰」,向中共倒行逆施說不。最後奉上學者黃國鉅的文章《國民教育,錯在「國民」》,以反駁由特區政府以至港共人士,包括吳康民所說,外國也有國民教育的謊言,以正視聽。
「…觀乎民主自由國家,只聞有『公民教育』(civic education),而未聞有『國民教育』(北韓、伊朗等獨裁專制國家自然除外)。公民教育的目的,是讓人民認識自己作為公民的權利與義務。從立國歷史、憲法精神、政治制度、人民基本權利等,培養成有意識和責任感的公民,是智性的認識,與所謂國民教育的『認同祖國、培養民族自豪感』的感性認識,兩者風馬牛不相及,且互相牴觸。
甚至連政府自己的諮詢文件,引用日本、新加坡、南韓、意大利、法國、愛爾蘭等所謂『外國例子』,都只見有『公民教育』(civic education)一詞,而未見有任何國家推行『國民教育』一例。然而,諮詢文件卻竟然以『不同國家推行國民/公民教育的課』來描述之,可謂偷換概念的極品。…
國家認同並非什麼天經地義之事,一個人沒有義務認同國家,對國家有否感情,也是自然而然,不應通過教育手段來達致。等於一個美國人,討厭美國在國際上橫行霸道,要移民加拿大,也是他自己的選擇,其他人無從置喙。如果硬要推行,所謂的認同,就變成簡單的『我=它』,硬把自己投射到一個更大的群體上。(如策發會文件提到的所謂『we-ness』的建立)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把認同對象一些負面的東西排除掉,這認同才能成立。於是,認同的後果,就是掩蓋自己國家民族歷史的醜惡面,文過飾非、塗脂抹粉,造成認知上的扭曲和盲點,認為自己國家『什麼都是好』,『什麼都是對』的沙文主義。…
况且,香港「回歸中國」,成為「中國人」,既非香港人自己的選擇,也非香港人奮鬥的結果。試問什麼人會對一些並非自己選擇的歷史事實,表示感動認同呢?答案恐怕只是一些隨風擺柳、沒有原則的人的虛偽行為。…」
「弔詭」的是,以往香港教育局的指引是「德育及公民教育」,也是「一個唔該」改成「德育及國民教育」。中共要特區政府推行此一「偉大的改造心靈工程」的「決心」盡在其中,而實用至上的中共,不「強求」你愛中國,最重要是你順從中共政權,讓它「千秋萬世」,這是推行「國民教育」的唯一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