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茉莉花革命」第二波

在facebook看到香港人在中聯辦前支援內地茉莉花第二輪行動,雖然最終可以完成放下茉莉花的動作,但有示威者稱被香港警方在現場禁錮了一小時,不准拍攝,才准放下茉莉花。中聯辦門前越來越變成一制的土壤,香港警察亦越來越似他們在大陸的同行。至於大陸的情況,當然嚴峻得多,指的是公安對人民及記者的粗暴行為,反映中共神經之緊張,所謂中國茉莉花革命是無稽之談,其實對茉莉花卻有發自內心的「恐懼」。

香港電台報道︰

內地網民發起第二輪「中國茉莉花革命」集會,呼籲20多個城市的民眾,下午2時到指定地點「集體散步」,爭取政治及司法改革,維護自由。
在北京王府井,至少有2名民眾及一名外籍攝影師被帶走,公安檢查攝影師拍攝的影片。

另外,公安以需要洗地為理由,將整條王府井步行街封閉,在場的公安表示,未知何時能重開,公安又派警犬到王府井,驅散聚集的群眾。
在預定集會地點的快餐店對開空地,一早已被大型木板圍封,宣稱要修路,工人下午2時過後,進入空地鑽挖路面。

有線電視新聞報道︰上海公安逮捕響應集會人士

指內地再有網民呼籲上街仿效茉莉花革命,公安在多個城市的集合地點嚴密戒備。北 京 公安帶走在現場拍攝的人士,包括香港記者,上海則有民眾在集合點拍照,亦被公安逮捕。

「中國茉莉花革命」參與的人不多,但國家機器則強力啟動,驅散欲集會人士,拘禁維權及異見人士,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拘捕參與者。不過,據聞網上再號召「中國茉莉花革命」第二波,本地傳媒報道如下︰

「中國"茉莉花革命"第二波集會將擴大到新疆、西藏等敏感地區。有集會組織者週三再在網上號召民眾在下周日(27日)下午2時上街,繼續爭取政治改革、司法獨立等。為便于在互聯網傳播,這次集會代號為"兩會"。

第二波舉行集會的城市將增至18個,除了原有的京滬穗等13個城市外,新增拉薩、烏魯木齊、濟南、福州、鄭州等5地。

“茉莉花革命"第二波集會在博訊網臨時網站出現,依然沒有透露誰是集會號召者。除了中東部城市,被視為"民族分裂"高度敏感地區的新疆首府烏魯木齊、西藏首府拉薩均在集會地點之列。拉薩的集會地點正是最多遊客聚集的八廓街大昭寺廣場,而烏魯木齊則選在鬧市建設路人民電影院門口。

有網民認為,不排除北京當局會在周日前大肆封殺疆、藏的互聯網及干擾電話,以"防患于未然"。

由于全國人大、政協"兩會"將于下月初召開,為突破網絡封鎖,茉莉花革命組織者將第二波集會取代號為"兩會",例如成都網民,發放消息時可對朋友說:"本周兩會在春熙路麥當勞門前召開。"

全國政協新聞發言人趙啟正昨在傳媒座談會上表示,有信心茉莉花革命定不會在中國發生,外國傳媒指中國已經發生茉莉花革命,是荒唐並且不符合實際情況的。」

在推特有人寫到,政府企業警告人員二月廿七日不要到人多的地方,不得發敏感訊息;亦有人質疑為何只有國家安全,沒有人民安全。荒唐的不是平靜地上街表達對現狀不滿的人民,而是那種深入骨髓的「亡黨亡國」偽意識,「把一切不穩定因素消滅於萌芽狀態」的強權邏輯,既要向全世界說茉莉花革命不會在中國發生,卻又不能從容面對茉莉花,網上傳聞連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非洲孔子學院,跟當地學生一起唱《茉莉花》的片段,也被官方刪掉,對「茉莉花」三字怕得要死,矛盾之極。其實對中共而言,唯一可以不讓任何革命發生的方法,是還人民憲法權利,順應民意進行政經改革……

SHITHEAD GOVERNMENT

二月廿五日,交通津貼新方案撥款在工聯會及自由黨,以至部分原本支持中止辯論的獨立建制派議員轉軚贊成,泛民議員離場抗議下以大比數通過。提出中止辯論的泛民議員梁耀忠等當然並非反對津貼低收入人士交通支出,而是政府一意孤行一定要以家庭為單位申請,不准個人申請(即拒絕雙軌制),令不知多少低收人士被摒諸門外,因而希望利用立法會議員中止辯論,暫緩撥款的壓力,迫政府修訂方案。

聲稱代表工人階級的工聯會的轉軚最為可恥。其理事長議員黃國健辯護說,贊成政府稍作改良的方案(如二人家庭入息上限由一萬升至萬二等),是不想拖延低收人士受惠,第二階段才爭取雙軌制。這是赤裸裸的謊言,泛民議員的中止辯論提議,只是議員集體壓力下,要求政府再拿雙軌制方案上立法會。新的「交津」今年十月才實施,現在還有足夠的時間,特別政府說不出不實行雙軌制的原因時。勞福局局長張建宗拒絕透露多少人因為不實行雙軌制而不能受惠,又說政府不是為了省錢(民間估計一年最多多花12億),議員,特別聲稱代表基層的勞工界議員,更沒有不施壓而輕易讓政府過關的道理!

然而,就是這些好話說盡,骨子裡是保皇黨的建制議員的護航,讓這個屁頭政府繼續倒行逆施,把好事也辦成壞事。財政預算案又是一例。

對曾俊華這次財政預算,民憤已達到「極至」,灰記不用在此重複 。正如灰記在《五十多億儲備與一千生果金》一文所說,由曾蔭權到曾俊華的香港統治集團,目無港人,特別是基層及勞工,以屁股思考的程度已達到不可理喻的地步。

民間蘊釀遊行集會,灰記亦覺得應該有一次如零三年「七一」那樣大規模的遊行,驚醒一下這個不知所謂的政府。但絕對不會如教協張文光之流,因為那遙不可及的六千元(強積金「贈款」)沒有份兒,而氣得要上街遊行。蓋灰記反對的是香港政府以我們之名,送二百多億給原已「水浸」的金融界炒股,藉以賺取經理人費,而不是實質幫助生活在水深火熱的低收入人士,及為普羅長者的退休保障打算。

除了遊行抗議,亦應看清楚建制派議員的真面目,這樣差勁的財政預算,只要真心為市民著想的議員都不會收貨。最直接的方法是否決掉它,要政府再提出較像樣的財政預算,這已是很溫和的表現。但民建聯、工聯會、自由黨以及其他所謂獨立的親建制人士,從來都是小罵大幫忙。當被問及有那麼多批評,會否否決預算案時,竟說預算案裡有有利民生的措施,否決了便連那些措施也沒有,如陳鑑林之流。

這是當市民是白痴的講法,如果大部分議員堅決反對,堅決捍衛市民及基層利益,這個政府夠膽取消有利民生措施嗎?建制派之所以被稱為保皇黨原因便在於此,在重要關頭,他們是不敢跟這個政權對著幹,因為他們深知自己要配合中共「行政主導」的「國策」,以換取個人或政黨的利益。而民建聯和工聯會更是中共的外圍組織,即使對殖民地前高官執政如何萬分不接受,對由胡錦濤屬意的曾蔭權政府,也只能保皇如儀。

面對如此不堪的政府及政局,平民百姓只能繼續強烈表達不滿,繼續遊行示威不絕,讓這個政府和這批高官永無寧日。亦不會忘記那些在議會投票時,為這個屁頭政府保駕護航的XX議員。

facebook亦有很多有創意的舉動,希望可化為行動︰

「憤怒了!反對政府將$6000進行MPF金融投機,我要全民退休保障!」

「前高官、專家、主婦批評政府忽視市民退休保障」

工聯會的沉淪

二月廿三日財政預算公布時,各政黨團體代表雲集立法會外,示威一番。同行看到聲稱代表工人階級的工聯會也在其中,還有代表以白布蒙頭,象徵重傷,大聲疾呼基層工人好困苦。然而,到了真正要捍衛工友權益時,工聯會又是另一個模樣,屢見不爽。

工聯會一名資深會員忍無可忍,到工聯會總部抗議他們出賣工人。事緣政府施捨式的600元低收入人士交通津貼,不肯行雙軌制(即是以家庭或個人為單位均可申請),堅持要以家庭為單位申請。早前李卓人等勞工界議員建議中止討論撥款,要求政府重新考慮雙軌制,本已得到工聯會議員在內三十多名議員支持。但政府應承提高二人家庭入息限制由一萬到萬二,兼職工時由72小時減到38小時也可申領一半。但始終堅持不實行雙軌制。於是工聯會等建制派議員也不堅持雙軌制,令政府輕易可以過關,令很多月入六千元以下的工友不能受惠。

身為勞工界代表的工聯會不堅持雙軌制,最令人反感。他們的議員之一王國興表示,最重要是能與最低工資掛勾,即收入少於六千元可享有「交律」。但正正不實行雙軌制便令到很多月入低於六千元的工友拿不到「交津」,好像那位家住元朗的工聯會會員,月入六千,受惠於現行的四區交津貼,因為是以個人申請。她剛畢業的兒子月入約七千,兩人加起來月入萬三,新計劃以家庭代替個人申請,她便失去資格。王國興等工聯會議員如果說話是認真的,便應堅決支持雙軌制,以確保月入六千或以下的低薪人士受惠,可是他們卻輕易轉軚,怎能不令工友氣憤。

工聯會的表現其實不足為奇。她並非一個獨立工會,而是中共的外圍組織。當五、六十年代中共還有多少社會主義理想及工人階級意識時,工聯會還有盡力為工人利益奔跑。但自從中共走資,香港已屬中共治下的中國領土,工聯會要看中共政策行事,便不能全心全意為工人利益而奮鬥。不去提政權移交時,工聯會在臨立會投票贊成通過取消集體談判權那筆舊帳。近年他們出賣工人的舉動不絕,好像去年巴士車長爭取加薪,工聯會的屬會不全面諮詢車長的意見,在醞釀工業行動時,偷步先跟資方達成較小幅度的加薪協議,名義上是為車長爭取了加薪,實際上要車長硬食微小的加薪幅度。一些獨立工會堅持要發起工業行動爭取較大加幅(其實較大幅度也是很溫和的2至3%),工聯會不但勸阻其屬會的會員參與,而且資方亦振振有詞說已跟工聯會屬會達成協議。

這就是工聯會在中共治港依賴資本家,求「穩定」政策下,對資方過份「委曲求全」的做事方式。結果是工人利益屢遭出賣。紥鐵工人工潮亦是一例。不單如此,為了響應大陸和香港政府的盲目發展主義,在菜園村事件,不惜利用建築工友,以達成抹黑村民的目的。事緣港鐵粗暴收地(其實收地是政府責任,不是工人責任),工聯會不去指摘港鐵製造工友與村民的矛盾,陷工友於不義,反而找來幾個工人「代表」抹黑村民,說村民阻止收地,會打爛工人飯婉。後來被拆穿,工人每日開工均有八百元酬勞,而並非開不了工便沒有人工。工聯會不去跟政府和港鐵交涉,不要把工友作為「磨心」,在工友與失去家園,受賠償不公之苦的村民之間製造矛盾,反而樂於做政府及港鐵的吶喊手,實在是極度墮落腐化的表現。

一位名為「老豬」的社運人士在Facebook寫了一篇有關工聯會的網誌,題為「哭.恨.咒.工聯會」,引起很多討論,現轉載分享︰

今天晚上,回家與父母食飯,所乘的車路過工聯會總部,那段熟悉的街道,是我在中小學時,經常路過的地方。一種不明白的情緒,突然湧上心頭,叫我甚為難受。我不想破壞難得與父母相處的機會,唯有暫且壓下。

飯後起程回去現時的居所,途中反覆思量,悲傷尤然而生。因小巴高速前進而不斷倒後的舊樓街景,因為雙眼的霧氣而漸漸變得模糊,情緒感受越清晰,心就越難受。

我哭的,並不是現在的工聯會。因為,它不配。

1925年,五.卅慘案引發的省港大罷工,震驚世界,誰也不能抹去這段輝煌,叫人不能忘記工人所寫下的歷史。1948年,工聯會按當時中共的指示,在港成立,初期名為港九工會聯合會,一方面有官方任務,擔任中共的橋頭堡,另一方面,亦有當時的理想青年、工人領袖,希望能夠團結英殖時期的香港工人,盡力幫忙有困難的勞苦大眾。就是那樸素而浪漫的社會主義情懷,叫那些可以尋找更好生活的,投身工會組織的工作。

我哭的,是那個時候的工聯會。

面對殖民者的壓迫,工會成立初期並不受到保護,投身其中的工人及青年,所付出的,絕不是血與汗那麼簡單。1966年,天星小輪加價,蘇守忠隻身抗議,引發連串示威抗議行動。其後,社會矛盾越演越烈,工聯會更發動其名為「反英抗暴」的行動。最後因為土製炸彈誤殺平民,以及領導鬥爭的行動者頭腦發熱,失去理性,令事件被社會定性為「暴動」,然而,當時那些因為參與罷工罷巿及抗議行動的,被英殖警員所打傷打死的工人、巿民,就從此被冠上「暴民」的名號,終身不滅。有趣的是,當時逃回內地的工聯會理事長楊光,回歸後反而得到英殖遺留下來的勳章制度所嘉許,真是應驗一句古語:「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

我很想知道,楊光領取勳章時,會否同時犯上思覺失調,美麗地誤會他是代表過去在「反英抗暴」中,為參與罷工罷巿而犧牲的工人群眾所拿取的。如果不幸言中,那他有需要接受治療。

我恨的,就是那些自以為擔任領導,就可以隨意犧牲工人,又隨時隨地奪取工人抗爭成果的無恥之徒。工人群眾的犧牲,並不是為成就他的那個「荷蘭水蓋」。如果稍有血性,就應該拒絕。

如果真的有一脈相承,那現在的工聯會,就是承接著這樣的一種醜陋傳統。

如果工聯會內,真的還有真誠的工會組織者、追求理想的年青人、切實地為低薪工友著想的工人領袖,那麼,他/她怎能容忍,工聯會的領導層一次又一次地出賣工人,一次又一次地欺騙工人呢?

八九民運後,它告訴工人:「為著祖國的富強,不要被西方挑撥,忘記以前,努力面前吧」。有工人相信了,幻想著回歸祖國懷抱,過好日子將不遠。

回歸後,好日子未有到臨,資本主義的危機,郤首先轉嫁到勞苦大眾的擔子上。裁員、減薪、外判、零散化、私營化,一個又一個的擔子,不斷地加在工人的肩膀上,彷彿為著測試基層民眾的承擔能力有多重。好處都讓那些向中共搖尾乞憐的資本家嘗盡了,郤要工人為資本主義危機埋單找數。失望的工人早就不對工聯會寄予厚望,仍留下來的堅決支持的,是那些懷著舊日民族主義美夢,心裡純樸地向著祖國的工人。他們對整天叫著假話連篇的社會主義口號,那個可惡的中共政權,有著割舍不了的感情。

那些仍懷著純樸情感的支持者,根本難以適應香港資本主義的遊戲規則。他們太認真了。幸運的,有兒女步進所謂的「社會流動階梯」,生活還可無懮。那麼沒有這樣幸運的呢?自然墮進屬於低薪工人的無間地獄,在低薪、零散工、失業之間,作無休止的輪迴。社會集體給他們一個「合理」理由,因為「低學歷、低技術」。

每當想到這裡,心就像裂開似的痛。我哭的,是他們。

堅決為廿三條立法護航,終於讓工聯會嘗到惡果。工聯會的領導層知道,不能再對工人的處境袖手旁觀。最低工資立法,他們亦曾力爭$33,只不過仍逃不過「見好就收」的命定角色。$28的最低工資定價,他們可能認為已經是向低薪工人的一個交待。

低薪工人滿意嗎?不滿意就是「貪得無厭」。合理嗎?不合理,不過「食住先」,再爭取。

我好恨!

超長工時的處境、不斷轉換工作的零散情況、失去尊嚴及信心的困境下,低薪工友選擇啞忍。現實需要放下個人情緒。就用那近乎「俾乞兒價錢」,每月$600的交通津貼,設立「雙軌制」去幫一幫那些在水深火熱的低薪工友,讓每一個接近最低工資的工友都領取到好嗎?

可以。不過,要遲一些。現在呢?仍然是那一句──「食住先」。我友善地猜想,他們在講笑話,雖然一點都不好笑。如果引申下去,因為沒有實行「雙軌制」,而拿不到「新交津」的工友,能夠食的,只有自己。

或許,在工聯會的領導層心目中,工聯會未來政治的發展,更加重要。我對陳婉嫻的印象一向不錯,我很想知道,現在她的腦內除了「超級區議員」這個議席外,是否還裝得下低薪工友的困難處境?

如果「新交津」方案成功通過立法會申請撥款,如果低薪工友仍無力起來抗爭,如果民眾仍然對於這個荒謬的世道無能為力……

工聯會,我只能盡我所能,咀咒你這個工賊都不如的傢伙。

只是一朶茉莉花

「茉莉花革命」可能是網民不認真的一次「搞作」,卻令內地公安國保忙過不停。最無辜就是那些維權人士,有人被毆打至送院,如劉士輝,更多的是被強行帶走。為何「盛世」之下,中共如驚弓之鳥,一些網民無組織、無明確目標的活動,要如此「奔波」去封殺?真的怕有動亂,為何「盛世」下會有動亂?

香港中聯辦宣傳部長郝鐵川對香港傳媒說,一旦中國發生動亂,對中國人民或香港人來說,「是禍不是福」。又說「中國經濟發展成就令人驕傲,民眾對政府的支持度高。如果有人希望發生動亂,是不負責任,民眾首先受害。」他說中国領導人人十分重視社會,要通過方法去解决,……各方珍惜內地穩定,有意見可提出建設性批評,通過改革解決問題。

香港「右傾親共」(經濟上崇尚自由主義)的《經濟日報》,其社評說茉莉花革命在中國沒有土壤︰「中國雖有貧富懸殊加劇問題,但近二十多年經濟急速發展亦令一般民眾生活大幅改善,中央對食不溫飽的極貧階層亦積極照顧,令赤貧問題遠沒北非、中東嚴重。不少晉身中產或仍是基層的人民亦明白,沒有共產黨的中國,可能陷入政治混亂,對發展經濟、保障民生,其害處可能遠大於利。」

不過亦「提醒」中共,「只要民眾不滿達到沸點,根本毋須外力參與亦會爆發。北京常擔心美國黑手要策動內地群眾革命,但今次西方國家沒鼓勵中東波,亦成澎湃革命浪潮。」然後,例牌地勸喻執政者︰「若要社會穩定、長治久安,關鍵是政府必須體察民情、照顧民生、尊重民意,在發展經濟之餘,必須令普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並革除人民最痛恨的貪污腐敗、官商勾結,逐步開放人民參與政治決策,才能真正避免大型的社會示威浪潮。」

灰記只是疑惑,無論郝鐵川或《經濟日報》,為何一提到市民上街和平集會就會引起動亂?為何人民行使憲法所賦予的權利便會引起政治混亂?

「茉莉花革命」的發起者寫道︰「我們只需要走到指定地點,遠遠的圍觀,默默地跟隨,順勢而為,勇敢地喊出你的口號,或許,歷史就從這刻開始改變。走到一起來的,都是兄弟姐妹,請守望相助。如發生參與集會受到不良對待請以最大的容忍處理,旁人也請及時支持。集會結束時,不要留下垃圾,是高質素的,是有條件追求民主自由的。」

粗暴的不是到場的人民,而是中共的國家機器,摧殘茉莉花,散播動亂種子的,也是這種強硬處理人民表達自由的手法。而果如郝鐵川和《經濟日報》所說,大部分人民擁護及得益於共產黨,為何對一小撮異見者不得民心,但合乎憲法的舉動,即行使表達自由,要如此「上心」?為何不會漫延中國的北非、中東人民起義,中共政治局要緊急開會講如何加強管理社會,控制互聯網?

同樣的論調來自港區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回應「茉莉花革命」時,范太說,中央政府過去一段時間已將大量資源投放在弱勢社群,希望改善貧窮問題。又警告說,香港與內地唇齒相依,如果內地出現動盪,必定影響本港,雖然早前本港有團體遊行,聲援內地的茉莉花革命,但范太相信不會得到大部份港人認同。

有傳范太可能是下屆特首「選舉」一匹黑馬,她的論調跟中共官僚如郝鐵川如出一轍,解釋不了為何人民行使表達權利便會引致全國動盪,為何中共體恤弱小卻民憤民怨不減反增?灰記只能說當內地及香港權貴拼命為高壓維穩辯護時,唯有寄望兩地民眾堅持基本權利,互相扶持,抗爭到底。

附上聲稱「中國茉莉花革命」發起人的聯合聲明。以及因為參與「茉莉花革命」而被控「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人士的報道。

 

 

 

被踐踏的茉莉花

二月二十日,內地各大城市公安/便衣果然如臨大敵,北京王府井一名青年合拿著白色鮮花在現場走過,即被便衣粗魯的拉走,有女士在旁高喊為甚麼要把他帶走。他被帶走時,現場已聚集為數過百的市民,公安則拼命驅散人群。後來這位青年被放走,訴說自己只是見現場地上的花兒漂亮,才拿上手,現在花已全被摧殘。究竟他是不願承認自己到現場集會,還是純粹路過,已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政權歇斯底里的反應。

上海的人民直接可愛得多。兩位青年被扯著頭髮帶往公安局。但數十名市民跟著走到公安局聲援,一名中年人向香港記者說,那兩名青年沒做甚麼,公安硬要拉人。說公安不講法,全無法治觀念。旁邊的大嬸更勇,向記者說中共一黨專政、暴政。後來那名中年男子被帶進公安局,市民則在公安局前聚集,要求放人。有一名約三十多歲的男子向記者說,是響應甚麼茉莉花革命而來。另外亦有人再向記者說要結束一黨專政。灰記在這裡向上海市民致敬。

香港亞視及有線均有報道。

另外還有Now新聞報道

無線新聞報道。

至於廣州等地區有點讓人失望,只見大批公安,好像不見任何參與人士。而據報全國各地有過百維權人士被帶走,廣州維權律師劉士輝出門響應中國茉莉花革命時,被毆打五分鐘送院。

香港獨立媒體有民間記者到廣州直擊報道。

內地官方的反應如預料中,但北京及上海的市民敢於出來,讓公安們的惡行暴露在世人前。在此時刻,胡錦濤還說要加強社會管理,包括互聯網。看來這是一個始終不願回應人民基本權利訴求的強權,就看人民會對它忍耐多久。

 

台北亦有青年聲援大陸的茉莉花行動

在本港,社民連到中聯辦示威,高呼「茉莉花革命萬歲」,還把印上茉莉花圖案紙飛機及溪錢擲進中聯辦。社民連向沉默的泛民政黨及支聯會呼籲,關注內地「茉莉花革命」運動,作出適當的響應和支援。

在中國,茉莉花被踐踏了,茉莉花也正在綻開。

中國茉莉花革命?

UPDATE︰經過二月廿二日中共公安國保歇斯底里的表現,以及瘋狂抓捕維權及異見人士,自稱中國「茉莉花革命」發起者發表了以下聲明︰

我们看到,中国社会已经全面溃败,有毒食品层出不穷,连下一代都已经深受其害;中国专制政权已经失去信仰,成为利益分赃的团体而无力自救,日渐法西斯化;统治体系吏治腐败、贪污贿赂横行、司法独立全面倒退,官员及官二代垄断了所有的体制内资源;社会两极分化严重、贫富更加悬殊、物价上涨特别是房价飞涨而导致民怨沸腾;国人人权状况尤为恶劣,任意监禁、强制失踪广泛发生,新闻审查愈发严厉,有良知的媒体人纷纷被打碎饭碗,《宪法》三十五条形同虚设;民众财产被肆意掠夺,因拆迁而导致的死亡甚至自焚时有发生;中国已经沦为资源黑洞、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遗害子孙……

我们深感于,这一切的根源都源自于专制政权。更让我们不安的是,执政者已经全面堵塞了我们的上升通道。考公务员,我们竞争不过官二代;经商做生意,我们无法与“国进民退”的权贵资本抗衡,我们只能背负着高房价与高通胀的重负,挣扎求存,永远看不到未来。

我们唯一拥有的,就是虚拟空间给我们的存在感。我们在上周发起了中国“茉莉花革命”,就是希望能借北非中东的民主化浪潮,促使中国发生改良或变革,改变目前这种不公不义日渐沉沦的现状。

2月20日活动的成效很让我们惊喜,但我们也悲愤地看到,包括唐吉田、滕彪、江天勇、刘国慧、古川、陈卫、冉云飞、朱虞夫、蒋亶文、姚立法等、李天天、游精佑、张林、吴乐宝、钱进、李文革、佘万宝、李宇、张善光、丁矛、周莉、王森、蒲飞、王五四、倪文华、刘萍等、廖双元、黄燕明、卢勇祥、肖勇、张建中、楼保生、魏水山、莫之许、何杨、李任科、查建国、卢钢、张世和(老虎庙)、陈信滔、黄雅玲、齐志勇、金月花、孙文广、黎雄兵、赵枫生、黄雅玲、李和平、魏桢凌、何欢、刘荻、魏强、张先痴、薛明凯、李金芳、冯正虎、方小天、张健男、彭定鼎、刘士辉、郑创添、牟彦希、杨秋雨、张瑞、冯海涛、王荔蕻、李昕艾、王永智、史小博、王玉琴、游贵、翟明磊、武文建、吴朝阳、华春晖、邓太清、张大军、许志永、王永智、汪昊、贾春霞、野渡、叶海燕、蓝无忧、黄伟、石三、魏兰玉、罗宇恒、端启宪、张维、胡石根、高洪明、徐永海、张辉、张鉴康等上百人遭到了当局的传唤、软禁及拘禁。其中唐吉田、江天勇、滕彪、刘国慧、古川、陈卫、冉云飞等人未经法律程序被拘禁,至今仍与外界失去联系。

上述人员,均与2月20日的“茉莉花”革命完全无关,当局对他们的传唤、软禁及拘禁,是当局肆意践踏人权的又一例证。

2月21日夜间,我们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商议是否集体自首以避免连累上述仍在拘禁中的无关人等。但因我们人数众多,参与程度不一,集体自首行为未能形成决议。

我们在此呼吁当局立即释放无关人等。不管当局如何回应,我们本周仍将继续在220公布的地点发动集会(部分地点略有变更),具体地点变更将于本周三公布,如因网络条件无法公布,则请朋友们前往上周集合地点。在此呼吁朋友们踊跃参与。我们的一小步,就是改变专制现状的一大步。

中国“茉莉花革命”发起者
2011年2月22日

突尼西亞的「茉莉花革命風」吹遍北非及中東,不過,專制政權不會輕易順應民情,親美的巴林、反美的利比亞,執政當局均採用暴力,血腥鎮壓示威人民。中東、北非的變局未明朗,內地有網民在博訊發起「中國茉莉花革命」,號召二月二十日二時在中國各大城市舉行和平集會,要求改善民生、司法獨立、政治改革和新聞自由。

呼籲「不管你是結石寶寶的家長、拆遷戶、群租戶、復退轉軍人、民辦老師、銀行買斷工齡人員、下崗人員,還是上訪者;不管你是或是對「錢雲會案」結論不滿、 不喜歡有人說「爸爸是李剛」、不喜歡被人要求「理性對待社會公正」,還是不喜歡看溫影帝表演;法輪功的練習者,還是共產黨員、民主黨派人士;甚至你只是一 個圍觀者;在這一刻,你我都是中國人,你我都是對未來還有夢的中國人,我們必須為自己的未來負責,為我們子孫的未來負責。

我們只需要走到指定的地點,遠遠的圍觀,默默地跟隨,順勢而為,勇敢地喊出你的口號,或許,歷史就從這一刻開始改變。

走到一起來的,都是兄弟姐妹,請守望相助。如發生參與集會人員受到不良對待請以最大的容忍處理,旁人也請及時支持。集會結束時,不要留下垃圾,中國人,是高素質的,是有條件追求民主自由的。」

集會的地點如下︰

北京 王府井麥當勞門前
上海 人民廣場和平影都門前
天津 鼓樓下
南京 鼓樓廣場秀水街百貨門口
西安 北大街家樂福門口
成都 天府廣場毛主席像下
長沙 五一廣場新大新大廈門口
杭州 武林廣場杭州百貨大樓門口
廣州 人民公園星巴克門口
瀋陽 南京北街肯德基門口
長春 文化廣場西民主大街快樂購超市門口
哈爾濱 哈爾濱電影院門口
武漢 解放大道世貿廣場麥當勞門口

未在此列出集會地點的城市,請自行到城市中心廣場集中。

並列出統一口號:

「我們要吃飯
我們要工作
我們要住房

我們要公平
我們要公義

保障私有產權
維護司法獨立

啟動政治改革
結束一黨專政
開放黨禁
新聞自由

自由萬歲
民主萬歲」

這個網上訊息很快被內地當局封鎖,不知有多少內地網民看到了訊息,又會如何反應,是否敢於站出來?內地公安/國安當局對此又會有何反應?當日廣場上是否如臨大敵,佈滿公安人員?發佈這訊息的人會否被查處?而對親中共權貴人士來說,這可能又是「外國反華」勢力在搞局,唯恐中國不亂。

「中國茉莉花革命」令灰記想起去年七、八月廣州的「撐粵語」運動,那兩次由網民發起的捍衛華南傳統語言文化的示威集會,參與的人數均有數千。雖然第二次遇到警方粗暴干預,但亦令當局稍為收歛「推普廢粵」的行動。 而捍衛「地區」傳統文化亦隱含對中共大一統強權的不滿。

那次廣州的捍衛文化運動,沒有針對執政當局,只訴諸廣州人的文化認同,較容易吸引網民參與。這次開宗明義要「結束一黨專政」,提法相當「激進」(灰記對只提出「保障私有產權」,不提「保障公共資產」也感失望),刺激網民以至執政當局的神經,特別中共的「亡黨亡國」意識。

老實說,灰記雖然不滿中共強權,還是寄望中共(當然在民間壓力下)主動作出政治改革,以減少震盪,亦以為大部分嚮往自由民主的內地人有近似的想法。所以對內地網民提出「結束一黨專政」,多少感到意外,亦懷疑這樣「激進的口號」會否嚇怕很多人。

無論如何,中東、北非人民在噪動,世界人民在噪動,中國人民也在噪動。香港響應「中國苿莉花革命」,中聯辦門外會「熱鬧」番。內地方面,外電指中共瘋狂抓捕異見人士作阻嚇。即使二月二十日下午二時沒有出現預期的集會(據知網民爭相查閱被封鎖的茉莉花訊息,但不知會有多少人敢挺身而出),中共當局以至中國的民族主義者,實應審慎思考北非、中東的變局,並非所謂「西方勢力」的「挑撥」,而是來自內部矛盾;中國的異議反對聲音,也是來自內部矛盾,美帝是挑撥不起的。否則,當中國茉莉花革命果真來臨,「亡黨亡國」便勢所難免了。

讓人期待的中東變局

突尼西亞人民發起的茉莉花革命「一石激起千重浪」,埃及戲劇性變天,中東最頑強的獨裁者穆巴拉克終於倒台,美國為了繼續可以影響埃及政局,及時把這個盟友抛棄。但埃及人民這次應該會更小心,不會輕易再讓親美獨裁者上台。據報埃及八成五的人民不喜歡美國,中東及北非人民的反美情緒亦相當強烈。理由十分簡單,美國一直縱容以色列欺壓巴勒斯坦人,又支持一個又一個的獨裁高壓政權,把堅持走獨立路線的中東及阿拉伯國家妖魔化,均令阿拉伯世界的人民十分反感。

香港的青年才俊,諳國際政治的學者沈旭輝,二月十三日在《明報》有篇關於埃及的文章。灰記介紹給一些傳媒朋友閱讀,馬上惹來奇異眼光,概他們怕看沈學者的文章,認為那些充滿難懂學術用語的文章,常常讓人摸不著頭腦。灰記立即澄清這是一篇名為「凱法雅(夠了)精神 埃及革命的真相」的訪問稿,由沈學者訪問一位旅港埃及學者,刊於《甚麼人訪問甚麼人》欄目,由別人整理,大家可以放心。

雖然沈學者的文章往往讓傳媒記者朋友吃不消,但這篇訪問稿顯示難得的非西方觀點,被訪埃及學者亦介紹了經常被西方傳媒隨意抹黑伊斯蘭宗教組織的「真實面貌」。例如談到穆斯林兄弟會︰

沈﹕不少西方輿論把穆斯林兄弟會列為激進組織,你看公平嗎?我曾接待一些訪港的埃及學者,他們對兄弟會顯得頗為避忌。

N﹕穆斯林兄弟 會絕對不是激進組織,他們是十分溫和的(灰記註︰從左派角度,兄弟會甚至可說保守反動,並不反對埃及統治階層),只適合和今日的土耳其執政黨正義與發展黨比較。兄弟會成員大多為知識分子,包括醫生、工程 師、教師等。就是作為兄弟會巴勒斯坦支部的哈馬斯,也不是激進組織,它只是一個抵抗強權、接受選舉洗禮的組織罷了。香港被日本佔領時,你們不也會抵抗嗎, 難道你們就是激進分子?以色列不斷選出偏激的右翼人士擔任領導,那才是「激進」。

談到穆斯林兄弟會,在埃及爆發反政府示威時,灰記看到一些中港自由派人士在Facebook發表擔憂埃及局勢的留言,說甚麼如果兄弟會上台,埃及便變成另一個伊朗,恐怖主義更肆虐。又說穆巴拉克對中東和平有貢獻云云。這位埃及教學者正好澄清兄弟會的成員並非甚麼宗教狂熱者,抵抗以色列佔領的哈馬斯也不能說是激進組織。灰記總覺得中港一些自由派人士太受美國影響,完全不願意看見美國在民主、人權上的雙重標準。

說也奇怪,一些自由派對埃及人民起義持保留態度,中國官方亦甚為「避忌」,不讓人民知道埃及以至阿拉伯世界的抗爭浪潮。其實今天互聯網世界,要完全封鎖人民知情權根本沒可能。中國政府此舉是否要跟那些不受人民歡迎的阿拉伯政權相比,不願看見人民力量的彰顯?就好像該埃及學者所說︰「…..為何所有中東國家、甚至包括以色列的元首都喜歡穆巴拉克,都不願看見他倒 台,一來他的貪污體系也惠及不少鄰國上層友好,二來一旦他倒下,同類政權會兔死狐悲。」

但那位學者叫中國不用擔心︰「畢竟中國政府有較大的成就,並有為中國人民求褔祉,需知反貪腐是埃及革命的主因,埃及政府已腐化到只有少數埃及 人受益的局面,而目前似乎並沒有Kifaya(受夠了)的中國土壤。……」

 

據聞這位內地人士受中東人民起義感召而上街

灰記不了解中東及阿拉伯世界,不知道當地的貪腐及貧富懸殊程度比中國惡劣多少倍,導致民憤爆發後的連鎖反應。但中國的執政者看在心內,應該有所思考。據聞把鐵道部長劉志軍這個貪官拿出來祭旗,跟中東政局多少有關係。然而不進行政治改革又如何可以治理貪腐、官商權力操作。下一波的八九民運可能只是時間問題,而果真出現下一波的民運,中國軍方會否如埃及軍方一樣,槍桿子不對著人民?

接受《蘋果日報》訪問的一位前解放軍張世軍說,為軍隊「六四」時屠殺平民感到內疚。此位當年有份隨軍入城鎮壓的軍中宣傳幹部稱︰「埃及事件使我們中國軍人慚愧,也給中國軍隊作出了榜樣。軍隊絕不能向自己的人民開槍,這是基本的軍規。要做到這點,軍隊就應該國家化,對政治保持中立。」不知道中國有多少當兵的跟他一樣想法?
 
回到中東/ 阿拉伯世界。無論如何,美國也許了解到需要面對現實,面對中東/阿拉伯世界人民的覺醒,對獨裁貪腐政權,對官商勾結,對美國偏幫以色列的嚴重不滿。突尼西亞及埃及打開了悶局,也許美國仍希望在背後扶植一個又一個親美政權,但相信他們不能如以往般順利。

灰記亦樂見一個嶄新的中東/阿拉伯世界,打破不是右翼親美,便是宗教狂熱的局面;也期望世界各地的政治社會進程,能打破不是英美的自由主義,便是獨裁專制主義的二元對立,以廣大人民的意願,以為人民謀福祉的「普世價值」為依歸。

補充閱讀︰《埃及的運動–對話薩米爾阿明(SAMIR AMIN)》

喬姆斯基談埃及和中東政局(英文版)

 

 

 
 

中港的融合與分離

最近,涉及粵港澳三地二千五百萬人口,名為「環珠江口宜居灣區建設重點行動計劃」閃閃縮縮的諮詢,引起本地一些保育及社運團體的極大反彈,質疑特區政府繼續自毀自治,而且變本加厲,放棄原先純屬特區自治範圍的城市規劃。 雖然本港規劃署強調此涉及粵港澳三方的跨境發展大計,只屬概念性,名稱屬於「講大咗」,但這個越來越沒有信用的政府,已很難讓人放心。(二月十五日《文匯報》報道,粵港澳跨境基建納「十二五」,當中已包括一些「宜居計劃」的內容。看來並非「講大咗」的概念性交流。)

老實說,灰記對大陸政府(香港政府也亦步亦趨)的好大喜功、偏好形象工程的硬件思維早已厭倦。所謂宜居灣區計劃,實情廣東地區千百年來已有人聚居,世世代代生活於此,是幾時變得不宜居,為何變得不宜居,需要宜居一番?說穿了又是官商無孔不入的「規劃」賺錢強拆活動吧了。

涉及如此巨大跨境合作的計劃(應稱為翻天覆地的「大茶飯」計劃),影響無數中港庶民,諮詢期只有十八天,繞過立法會,比平常走過場式的諮詢如政改諮詢,更倉卒草率,而且只安排論壇,讓有關家專家參與,完全把民間社會排除,其取態已說明一切。

一群關注此計劃人士,在網上組成了反對香港「被規劃」行動組,發表《跨境規劃 . 原區自主宣言》,反對三地政府的強暴規劃,並支持港、澳、粵人民由下而上,自主參與規劃,貫徹由保育灣仔舊區,保衛天星皇后,以及反高鐵保衛菜園村,所標誌的民間參與規劃,對抗唯發展主義的精神。雖然持這種精神的人並非香港,以至內地社會主流,但兩地的地產發展主義同樣肆虐,其賤視田園、社區互助生活形態的「暴力」,以強拆方式驅走舊區及鄉村居民所引發的不滿,已越來越引起重視。

《宣言》強調香港自主之餘,並不排斥內地人,希望推動兩地由下而上的民主參與。面對三地政府不同程度賤視民意,「沉醉」於官商合力發財的政治取態下的融合,《宣言》強調的民間自主尤為珍貴。香港和內地人民應該不分彼此,共同面向兩地官商霸權。

基於殖民歷史的原因,令香港在中國境內處於特殊位置,即所謂一國兩制。香港人更應利用一國兩制所賦予相對較多民主權利和自由,奮起對抗扼殺庶民生存空間的官商富豪地產霸權,並應支援內地反強拆等維權運動,這是特殊歷史所賦予香港人的使命。況且,面對一國兩制日益收縮的現實,獨善其身,期望河水不犯井水,已屬妄想。

香港和內地庶民的命運只會越來越緊扣,道理十分簡單,香港人其實絕大部分來自內地,或內地人之後,本不應分彼此。香港人要堅持的自主,應是大陸依然缺乏的一些「普世價值」,公平、正義、同情弱小尤應鼓勵。總之,中港兩地的庶民應聯合自主便是了。

提起中港庶民自主,灰記想起一件多數香港人已遺忘的憾事。十二年前,香港政府及主流社會合謀剝奪無數香港人內地子女的居港權。這事關中港兩地庶民,又牽涉香港自主的大事,甚有重溫的意義。

香港人一向自以為珍惜的「普世價值」—法治精神,因為香港政府和香港人的短視、自私而輕易放棄。董建華政府破壞《基本法》(《基本法》規定法庭才可尋告人大釋法),以一百六十萬內地人湧港的謊言,向人大尋求釋法,推翻終審法院還港人內地子女一個公道的裁決。諷刺的是,特區政府這種訴諸中國最高當局的權威,向內地一制靠攏的作法,目的竟是排斥一制下的內地庶民(港人內地所生子女),讓無數中港家庭分離。此後又純為了經濟利益,向內地「乞求」自由行,專才及投資移民等。居港權人士看在心裡,相信百般滋味在心頭;知道居港權事件的內地人對香港人也一定有看法。

原來為了短暫經濟利益,不顧一切去迎合內地官方,接受一制的融合;為了賤視內地庶民(港人內地子女),無所不用其極的排斥、分離兩地人民,播下怨恨的種子。

十二年過去,在居權家長永不言棄的爭取,然後特區政府可能發現人口老化問題嚴重,香港吸引力大不如前,於是想起這批當年被剝奪了居港權的港人內地子女,宣布這群「超齡」子女可申請來港團聚,補充青壯人口。不過,無論特區政府如何短視和後知後覺,香港人不應再重蹈覆轍,不論這些港人內地子女經濟地位如何,港人不但不應再排拒他們來港,更應積極督促特區政府盡快完滿解決居港權事件遺留的問題,讓每個當年來港爭取居權的內地人都有權選擇來港定居,彌補當年巨大的過錯,修補兩地人庶民由居港權所產生的裂痕。

以八十後為主的反對香港「被規劃」行動組的成員,當中有不少同情/支持居權家長及子女。他們有遠見地看到這個宜居融合計劃,有資格宜居的可能只是兩地付得起錢的人,付不起錢的人只有被分離,好像很多居權家長及子女,好像兩地被強拆驅趕的舊區居民、鄉郊農民。在強大的官商權力財力下,他們失去了人類最基本的親情,失去賴以為生的空間,甚有可能成為「貧無立錐」的一群。唯有奮起抗爭,才有機會保有獨立於地產霸權以外的生活空間,保有金錢賣不到的親情與人情。

譬如此刻備受關注,也深感壓力的菜園村民集體搬村行動,就是一次期願保有獨立於地產霸權以外生活空間的集體行動。菜園村民的創舉,亦受到內地媒體的表揚,去年底於深圳舉行的深港國際生活大獎,獲頒「年度公民獎」,表揚他們「展示了一個公民社會應有的權利訴求和抗爭樣本。在利誘面前,他們選擇故土情懷;在權力面前,他們選擇民主抗爭;他們呈現了現代城市生活中難得赤誠的家園熱愛,也貢獻了一次對普世價值的精彩闡釋」。

譬如此刻仍不停抗爭的居權家長(他們二月十五日早上十時許,在立法會集合遊行至政府總部),直至每一名居權子女取回應得權利為止。他們的抗爭亦體現對「普世價值」的強烈執著。

無論如何,中港兩地庶民越來越面對共同命運,需要奮起抗爭,無論在一國兩制還是一制之下!

菜園「廢墟」記一則

推土機暫停滾動,但荒原和敗瓦已成,離廢墟的日子不遠。

沒有推土機的日子,是歡樂的日子,是呼喊舞動的日子,儘管離廢墟的日子不遠。

廢墟也吧,盛載的是淒美,即使最平凡境況,即使最簡單事物。淒美不單被凝望,亦被審視,叫人省思。

此時此刻,能省思甚麼?能憑弔甚麼?憑弔的日子已不多了。

推土機也容不下廢墟,因為容不了記憶,容不了生活痕跡。

在推土機暫停滾動的片刻,記憶可會飛躍,記載一頁又一頁生活痕跡,為了阻擋更多推土機?

在推土機快將再滾動的一刻,記憶可會盛載廢墟,為了不想憑弔,不管如何淒美;為了延續平凡日子,為了身邊簡單事物;為了多元空間?

在推土機即將滾動的前夕……

 

 

 

 

 

 

 

 

Class War

高舉Class War—階級鬥爭的紅橫額,年輕人再起動,遊行至金融、地產財團集中地中環示威。他們是回應那個資產階級二世祖,不懂民間疾苦的唐英年的「訓話」,所謂80後「剛愎自用」、「車毀人亡」等胡言亂語。

超過二百人不純然為了唐英年。因為除了唐英年,還有梁振英,甚至范徐麗泰,他們當中誰做特首,都只會聽命於北京及那個主要由財團、服務財團的專業「精英」、傳統政治勢力所組成的選委會。他們當中沒有一個能回應壟斷資本、公共資產私有化、貧富懸殊等對基層市民,甚至對大學畢業生也極為不利的政治經濟社會秩序。

示威者直面大地產商為主的資產階級財團—遊行到幾個大地產商的總部,以及服膺他們利益的特區政府—遊行至政府總部。他們高唱《國際歌》,向資本主義全球化說不。這些青年是不折不扣的左翼。在香港這個迷信「自由經濟」以及恐共(但擁護中共走資)的社會,這種「較大規模」的自發行動,亦屬罕見。

 

六七年「反英抗暴」的反殖運動由中共在港代理動員,少了民間自發色彩。

就灰記所知,除了六七年的傳統左派「反英抗暴」,挑戰殖民統治集團的權威外,標榜反資本主義的左翼行動不多。而六七年「暴動」雖有客觀背景,如殖民高壓統治及勞工階層受壓迫,但香港左派人士主要接受中共指揮,並非純然的本地自發反抗殖民資主本主義運動。隨著中英商談香港前途,隨著中共在香港的代理浮面,隨著傳統左派變成建制,左翼運動基本沉寂。

 

灰記從外國留學畢業回港後,香港正面對前途問題。傳統左派陣營聽命於中共只同英政府商討政權交接的政策,除了擁護香港回歸,已放棄反資反殖。受傳統左派影響及動員的「國粹派」青年也因為大陸「四人幫」倒台,鄧小平要向資本主義學習而失落的失落,「走資」的「走資」,不少成了今天建制及上層社會人士。

屬少數派的「社會派」青年,不少畢業後投身社會,部分思想上仍「反殖反資」,繼續關心社會,為基層弱小爭權益,參與/推動社會運動,但只能改良社會。他們部分投身議會政治,組織政黨,但為了順應主流溫和保守心態,不敢稱左翼,甚至服膺自由市場制度。只有極個別的「激進」人士如「長毛」梁國雄繼續「反資反殖」。

而後殖民地香港雖換了宗主國,「殖民」資本制度不變。地產金融掠奪更變本加厲。而資本全球化所造成的金融動盪,大財團雖有受衝擊,但有政府注資托市助他們「甩身」,承受經濟動盪苦果的是廣大市民,特別是基層市民。

「抗議政府救市不救人」,「長毛」等「激進」人士於九七金融風暴後高呼反政府口號,由起初被邊緣化、被醜化,到後來「長毛」高票當選立法會議員,似乎透視越來越多基層甚至中產市民,對政府,對現存的政治經濟社會秩序有所不滿。隨著貧富懸殊越來越誇張,窮人翻身無望,「仇富」情緒益增。其實「仇富」是階級鬥爭的另一個說法吧了,獲制度和政府傾斜的大資產階級貪得無厭,利益不斷受損的便是那些制度上沒有討價還價能力的基層市民。

正如左翼青年的遊行聲明所言︰

我們認為唐英年將當前社會矛盾約化成「80後青年剛愎自用」,其實是有意將傳媒焦點錯置、將社會積累已久的階級矛盾轉化成青年人與其他世代的矛盾。這是為了粉飾不公不義的政府,以及政府與大財團之間盤根錯節的利益關係。事實上,唐英年及特區政府一直都是為資本家服務,其政策是絕對傾向上層社會的利益,包括取消遺產稅、減紅酒稅、薪俸稅及利得稅等等。

在官商勾結制度下的香港,已成為發達經濟體系中貧富懸殊最嚴重的地方。各大財團的企業董事均可獲超過10%加薪,但基層工人加薪幅度卻只有1至2%,甚至凍薪,連通脹也追不上。財團肚滿腸肥,基層勒緊肚皮,特區政府責無旁貸!

在地產霸權下的香港,恒基地產、新鴻基地產、新世界發展、信和置業和長實,五大地產商合共所持有的土地儲備,總數超過政府3倍。土地供應不足是掩人耳目的謊言,現實是地產商囤積居奇,減少興建住宅數量,抬高樓價,牟取暴利,使香港成為住宅樓價全球最貴的地方,樓價中位數相當於家庭每年收入的11.4倍。特區政府不單減少興建公營房屋,而且縱容地產商投機,包庇之心昭然若揭!

在階級矛盾日益加劇的香港,反映貧富差距的堅尼系數創出全球發達地區最高的0.434。青年用行動挑戰剝毁削和壓迫勞工及基層的不公不義社會制度,向特區政府吶喊,卻被指責為「剛愎自用」和「車毀人亡」。現實是青年也是受盡苦難的一群,2006年,18至22歲年輕勞工的收入,已跌至只及工資中位數的百分之五十六,迫近貧窮線。但這絕不代表青年「景況差而發難」,反而是即使身陷困境,仍勇往直前向當權者高聲疾呼社會不公。我們的抗爭精神和行動,特區政府不但視而不見、充耳不聞,還肆意抹黑之,可見特區政府才是「剛愎自用」,而且無可救藥!

……在政治及經濟都不民主的情況下,階級矛盾必然出現,因此要解決問題,必須進行政治及經濟民主化。

左翼青年的五大訴求如下︰

房屋:縮短公屋輪候時間、復建居屋、增建公屋;稅制:改用累進稅、恢復紅酒及遺產稅、新增資產增值稅;教育:落實小班教學、增加大學學額、改革教資會;社福:收回醫改方案、設立全民養老金;勞工:落實集體談判權、最高工時、最低工資一年一檢

其實這些訴求只是稍為追近資本主義福利國家的水平,況且在新自由主義的攻擊下,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的改革成果亦受衝擊,人民的生活保障和福利受剝奪,要香港這個「自由市場」萬歲的社會「善待」普羅市民,相信非更多更多市民認清香港政治經濟制度的性質,願意起來抗爭才有望迫令政府及財團就範。

如果說現在Class War揭開了序幕,漫長的鬥爭正等待著希望改變社會的青年及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