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香港人現在非常留意菲律賓,非常希望打聽菲律賓,但對菲律賓人則一點也不關心,因為他們只是要為八名在當地遇難的香港人「討公道」,要為香港人這個身份找立足點。但何謂香港人?為遇難香港人禱告、哭泣的菲籍家務助理算不算香港人?她們有不少可能在香港工作和居住超過十年,甚至二十年,但因為不是「優才」,不是有錢的投資移民,只是基層家務助理,所以沒有居港權。
但試想一下,一個人年青時候離鄉別井打工,在一個異鄉逗留了十年、二十年,這個異鄉多少也成了半個家鄉吧。可是這群對香港其實有重大貢獻,對香港多少有感情的菲籍人士,卻從來被主流社會忽略、輕視,甚至因為地位低微而被人看偏。遇到這次港人在菲律賓遇難,更成為一些港人的歧視和針對目標。
灰記要引用很多人引用過的感言。沒有遇害的其中一位團友李瀅銓,在《明報》寫了篇「刧後感」,除了為自己沒有把握時機制服槍手而後悔,除了為遇難團友悲傷,更為菲律賓人民活在無能貪腐政權下而難過︰
…..雖然我以前也有過好幾個來自菲律賓的同事,但我和大多數香港人一樣,對這個國家幾乎全無認識。明明香港有十幾萬菲傭生活在我們之間,甚至住在我們很多家庭內,但是我們對這個為我們提供了大量廉價勞工的國家和人民的生活狀况是如此的漠然。我們大概都知道菲國窮,才要在全球輸出傭工,但到底有多窮?我查看了一下,才知道原來菲國有三分之一人口活在貧窮線以下。槍殺、綁架的事情無日無之,這樣的情况之下,人民過的是什麼生活?
我回想發生挾持事件之前二天,旅行團的行程當中有一項是到花車廠探訪,現場卻傳來了一陣陣惡臭,導遊指一下車廠圍牆外的一邊,是一個垃圾山,山上有不少小孩正在撿垃圾維生,讓人心酸無言。
回到香港後,知道香港這幾天出現了不少反菲言論,網上有人說要把所有菲傭趕走,使菲國立即陷入經濟困境作為報復,又有菲傭在街上被辱罵,一聲聲「奴隸國、僕人國」來作菲國代號。我明白市民對菲國政府和警察的無能的憤怒,我親身體會,但是,這與菲國人民何干呢?難道我們都忘了被歧視的滋味嗎?
香港曾是長久被殖民的一個社會,華人在體制上和生活上都被所謂的「主人」歧視,現在卻有一些香港人財大氣粗地聲稱「我哋請咁多菲律賓人,我哋係佢哋老細」,以一副「聘用你是恩惠,你卻敢以下犯上」的奴隸主姿態來責備那些和挾持人質事件全不沾邊的菲傭,實在讓人心驚。……為什麼在悲憤的同時有些香港人會變成種族主義者?同樣讓人難以明白的是,香港政府竟也在此同時宣布要把包括菲傭在內的外傭繼續凍薪,使外傭都無法分享經濟好轉的成果,這是我們的政府在渾水摸魚嗎?政府能不能公開檢討外傭薪酬的標準和機制是什麼,在這個時候作這些舉動,給人政府要懲罰外傭的感覺,對消除仇菲情緒沒有任何幫助。
灰記對港府的舉動特別感到討厭,口口聲聲說不要把情緒發洩在菲律賓人士身上,卻陰濕地此時此刻凍結外傭的工資,因為在這樣的環境下,她們要爭取自己的權益更感困難。這個不肯承擔的政府,去年在拖無可拖之下,訂立了種族歧視條例時,政府機關卻可獲豁免,足證其實骨子裡還是輕視少數族裔權益。說重一點,其實是歧視南亞裔被視為貧窮的種族。
過去一星期,灰記在電視上看到舖天蓋地的哀悼及抗議活動,看到菲傭在中環遮打道哀悼遇難港人特別有感觸,這群因為本國政府貪腐無能,因為貧窮,被迫離鄉別井,寄人籬下打工的人,沒有受國族意識影響,同樣為遇難的港人流淚(又會有多少港人為其他國族人士的死難和不幸流淚?)至於是否有菲傭感懷身世,在政府的無能,在此地感受一些敵視的眼光下而落淚,即使有,也是人之常情。只是在這次事件之後,港人除了要求徹查真相之餘,會否多關懷在港工作的菲傭,多關心她們的祖國的情況,好像最近在藝術中心上映的紀錄片Have you heard from Johannesburg中的不同國族人士,一起關心和支援南非的黑人大多數?還是依然故我,菲傭只是「他者」、「僕人」和代罪羔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