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在Facebook寫道︰ 賈樟柯自己的的電影不也是充滿政治味道嗎? 不同的,它的電影比較「正確」? 灰記對好友說,賈樟柯一定要退出黑爾本電影節,否則會被禁止在大陸拍戲。好友說,他寫了一個聲明,表達了他的立場,看來是他的心底話。
於是灰記上網看了賈樟柯的聲明︰
我們並無意干涉電影節作為藝術交流平台的自由,退出墨爾本影展僅僅是我們的一種自我約束行為。新疆歷史並不是我個人諳熟的領域,但發生在烏魯木齊的暴力事件剛剛過去兩周,我想至少應該採取一種審慎的態度,不要讓自己無意識的行為玷污那些死去的人們。
今年墨爾本電影節讓我們覺得政治意味越來越濃,首先是英國導演肯·洛奇質疑墨爾本電影節的資金來源,稱他們是在拿‘帶血的錢’辦影展。接著以熱比婭為中心人物的紀錄片出現在影展的節目單上,且主辦方為她安排了一系列宣傳活動。
我們認為和熱比婭同時出現在充滿政治意味的墨爾本影展上,於我們的個人感情和行為底線是不能接受的,是不合適的。因此,公司西河星匯全體一致決定採取退出影展的方法以表達我們個人的態度和立場。
電影以關注弱勢、邊緣見稱的賈樟柯,是好友和灰記喜愛的導演,但他這段聲明卻流露了他的政治無知(或故意不盡不實),令灰記失望。
首先,中國駐澳洲官員曾要求墨爾本電影節主辦單位,抽起有關熱比婭的紀錄片,這算不算干涉「電影節作為藝術交流平台的自由」?如果電影節主辦單位屈服於中方的壓力,抽起影片,賈樟柯會否繼續參加影展?究竟中方的干涉是否政治化?
其次他拿英國堅洛奇(Ken Loach)質疑主辦單位資金來源(所謂帶血的錢),退出墨爾本影展,來加強他退出的情理。所謂「帶血的錢」,是以色列政府贊助該國導演 Tatia Rosenthal參加黑爾本電影展。Ken Loach在抗議信中寫道,他不是反對以色列電影或電影工作者,而是抗議以色列非法佔領巴勒斯坦人土地。由於主辦當局拒絕應Ken Loach的要求,沒有阻止以色列政府對以色列導演的贊助,結果ken Loach退出影展。
賈樟柯舉堅洛奇的例子以「感嘆」影展越來越政治化,他要指主辦當局政治化還是堅洛奇政治化呢?Ken Loach是英國資深左傾導演,電影往往充滿政治和歷史視野,他的抗議和退出絕對是一次政治行動。倒是主辦當局堅決不向政治訴求讓步。
覃樟柯特別提出「質疑資金來源」、「帶血的錢」,是否站在堅洛奇的一面?但如果站在堅洛奇一面,就必須承認對他的政治行動認同,亦即對以色列非法佔領巴勒斯坦予以譴責。果如是,便不能說影展政治意味越來越來越濃,因為並非主辦單位主動挑起政治事件。
灰記以為,歸根究底,任何事情最終要看自己的政治立場,不能像賈樟柯這樣矇混過關。
Ken Loach基於自己的政治信念,作出自己認為正確的事,在他心中電影絕對是政治,所以為了杯葛以色列政府而退出影展,行動是百分百政治化。順帶一提,中共為了加強與以色列政府旳經濟聯繫,近年對以色列針對巴人的行動已越來越少批評。幾個月前以色列血腥清洗加沙,中共亦只是例牌叫雙方克制,與以往站在被壓迫人民一邊的理想越行越遠。
賈樟柯提堅洛治,提帶血的錢,敢不敢批評一下以色列對巴人的民族壓迫政策?敢不敢提民族壓迫這四個敏感的字?
新疆暴亂,不少漢人被殺,這是事實,暴徒亦應受譴責。但事件所反映的深層維漢矛盾,並非一句東突極端組織預謀策劃,外國勢力介入便可解釋一切。不熟悉新疆歷史的賈樟柯,何以肯定熱比婭與新疆的死者有直接的關係?中國政府提出了確切的證據嗎?騷亂中也有不少維吾爾人死亡,他們是否全都該死?他們也是否認為放映有關熱比婭的電影會玷污了他們?
再說,「不希望自己的無意識行為玷污了死者」,不正正是一個政治聲明嗎?與那些明確表態反分裂、反疆獨的導演心態上有何區別?除了後者更坦白,更直接了當。
其實熱比婭,一個曾被中共統戰的全國政協,何以會走到與中共對抗的道路。作為一個有開放胸襟的人,至少也應看看這紀錄片,那管它是西方偏見的製品。其實,有那一套荷里活電影不帶美國偏見?中國的電影又如何?正如好友所說, 難道只有賈樟柯的電影比較正確?
賈樟柯要表態,要跟隨中共操作下的漢族大一統的大隊,無可厚非,反正從事意識型態工作的人,在大陸所受的政治限制不用多說。
只是必須指明賈樟柯退出影展的舉動是百分百基於政治動機,不管是為了自己的電影前途(反映中國政府對文藝的無理干預),還是對新疆問題的看法,或不得不作出的表態。在一個專權/集權的國家,要當一個真正獨立的電影人談何容易!在墨爾本電影節事件,灰記情願賈樟柯保持沉默。然而他說話了,說得如此窩囊,不免教人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