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前線同行談起傳媒的六四表現,電視方面一致認為官台做得最好,官台中層及前線員工的勇猛表現,值得激賞。作為傳媒前線員工,灰記了解處理如此敏感題材,須面對的很多無形壓力和中間的拉扯,往往令人筋疲力倦。
《鏗鏘集》四集系列,主要展現流亡海外與流在大陸的民運人士的思想感情和反思,在依然政治高壓的中國大陸,內地民運/維權人士的公開表白,都需要無比的勇氣;《頭條新聞》專訪了被禁制的「天安門母親」的發起人丁子霖,再次講述在專權制度下,不能追究子女、親人被殺的緣由,不能正常公開悼念已故摯親的荒謬。而這種荒謬並沒有隨時間的過去而轉變,老人家的傷痛沒有隨時間的過去而稍減。
而最具顛覆性的莫過於六月四日晚《議事論事》第一節有關六四的報導。節目負責人衝著六四鎮壓與「蘇東波」關係的禁忌,訪問波蘭民運人士和曾到東歐體驗當地變天的港人,講述天安門學運如何提供東歐民運人士的精神資源。九零年東歐民主化,那位港人在捷克目睹千計市民悼念六四死難者,深受感動,還感嘆道,東歐民主化令捷克出了一個文學家總統哈維爾,如果中國民主化成功,王丹會否當國家主席?最令親中共/權貴人士「震驚」的是,節目講述東歐反抗共黨統治始自五、六十年代,經過幾十年的民主抗爭,在八十年代末結束共黨壟斷政權,然後提出中國民主何時可落實的問題。
最近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張志剛急不及待充當打手,指摘《議事論事》身為官台節目,公然反共,詛咒特區曾蔭權政權的老闆中共何時壽終正寢。然而,中國民主化,以至香港民主化都是眾多人民的願望,《議事論事》只是反映民氣吧了。
張志剛與所有親中共/權貴人士的盲點,就是不許觸碰中共的獨裁政權,他們與香港以至越來越多的大陸平民百姓的鴻溝便在於,他們漠視現行體制無從處理中共利益集團濫權貪瀆,無從令中共自我完善的困局。假使能夠以非暴力形式,達到政權受監督,真正向人民負責,實是最符合中國人利益。至於中共最終是否被人民唾棄,便只能看它的造化了。東歐也有共黨下台後再上台執政,只是中共及其同路人總不願積極去看民主化的轉變,要死抱政權千秋萬代,把屬於人民的國家黨有化,以至不惜玉石俱焚(以暴力對付人民的抗爭,以指摘製造動亂和國家分裂來嚇唬任何民主化訴求),還生出亡黨便是亡國的無賴邏輯。在中共走上權貴資本主義道路的今天,中共及其同路人的強詞奪理,更形荒唐。《議事論事》的製作人員當然有立場,就是站在人民的一邊說話,這是公共廣播的責任。
官台員工的義無反顧,其實也顯示時代的進步,反映香港民間社會發展漸趨成熟,對社會公義和知情權有所執著。官台雖然千瘡百孔,畢竟扮演著公共廣播的角色,除了要應酬特區政府及權貴外,也要向普羅大眾負責。是非心及向公眾負責的信念,至少存在部分官台人員心中。因此,如六四這類大是大非的議題,特別在二十周年這類「大日子」,有心的港台員工必定渴望有所作為,以突顯公共廣播不可取代的價值,只不過,回歸後不斷自我調節的新聞工作者,沒想到官台員工這次「反彈」來得如此壯烈,因而覺得有點意外。
據聞官台極高層如驚弓之鳥,還頻頻向該節目監製和記者問話,大有悔不當初之意。特區政府找來近年在新加坡和中國大陸等嚴厲管制新聞,及限制言論自由的地區打滾的黃華麒掌管官台,以「奄悶」戰略「陰乾」這個四不像的傳播機構,用意明顯不過。
黃處長此番把關失責,令特區政府曾班子擔驚受怕,相信被上層敲打要進一步收緊編輯政策方針,在所難免。幸好香港還不是大陸,官員不能為所欲為(其實大陸人民對於官員為所欲為已經深惡痛絕,且不時起來反抗,包括反抗中宣部的胡作非為)。但願官台有心人緊守崗位,堅持製作更多以民為本,關懷弱勢的節目,繼續肩負公共廣播應有之義。
你個blog 好有心呀﹗謝謝支持。
為成熟的公民(不是公民黨)社會盡點棉力啫。大家努力加油啦。
「節目負責人衝著六四鎮壓與「蘇東波」關係的禁忌,訪問波蘭民運人士和曾到東歐體驗當地變天的港人,講述天安門學運如何提供東歐民運人士的精神資源。」
這說法太自我誇大了吧,雖然東歐革命時間上發生在天安門學運之後,但是捷克的「七七憲章」和波蘭的團結工會卻一直耕耘了二十多年。像哈維爾《無權勢者的力量》等文章,我就沒看到大陸出現過。捷克人悼念六四死難者,不可以是人家因著自己的艱苦奮鬥而對大陸同道者心有同感嗎?怎麼要詮釋為「天安門學運」提供東歐民運人士的精神資源?香港無疑資源充裕和資訊豐富,但在精神方面卻萎靡單薄得很,你提及這個港台節目便是一個說明。
寫這博文主要眼見港台「有心人」在港府「陰乾」壓力下,一些「不聽話」舉動,因而有感而發,至於說節目反映港人的精神萎靡單薄,或本人精神的萎靡單薄,在此並不重要。最重要是看到在各層面各領域「自主」的企圖。
至於說八九民運成為東歐民運人士的精神資源,不記得是受訪的波蘭民運人士,還是旁述的話。也許精神資源這個說法不好,但就記憶所及,節目的調子,以至本人,都沒有半點要誇大八九民運對東歐民運影響力的意思。
而作為自稱左翼的人,本人對節目的強烈反共意識,並不完全認同。
明白你的有感而發,寫博都是如此,我也一樣,所以看你的文章會有感覺,以致回應。
也明白你的感。
我最後兩句表達得不好,並不是想說節目反映港人精神萎靡單薄,更不是說你。我並沒看過你提到的節目,純粹是“天安門學運提供東歐民運人士精神資源“這一句勾起我的反應:正正是東歐--至少是捷克和波蘭民運呈現出更多你重視的各層面各領域自主企圖,反而八九民運在這方面的著力比較少。
今天看新聞得知哈維爾逝世,令我再次想起他寫的那些文章:如果東歐人民沒有相當的文化底蘊,大概也不會民選一個作家和文化人做總統吧。